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386章 初访莫斯科 (第2/3页)
下都感到颇为失落。
乌兰察布一战击破了后金野战无敌的神话,胜利的消息传开之后更是堵上了不少批评参谋制度和野战军体制的官员之口。于此同时,明军在这一战中的表现,也令蒙古诸部感到震惊非常,不敢再把明军视为一只只会守城的军队。
以衮楚克台吉为首的一些察哈尔部贵族们,在这一战后终于打消了重新推举蒙古大汗以保持察哈尔部的独立地位,转而接受了崇祯的拉拢和收买。
在乌兰察布阅军之后,朱由检便向在场的蒙古诸部首领提出召开忽里台大会,以决定林丹汗不在时的蒙古诸部事务及未来蒙古人民如何建设家园的发展规划。
在皇帝的操作下,原本只是决定察哈尔部汗位的忽里台大会,最终扩展成了整个漠南蒙古诸部参与的大会,当然这些部族并不包括在后金治下的那些蒙古部族。
为了方便各部派出代表前来参加会议,扩大后的忽里台大会被放在了丰镇,时间则为一个月之后。在崇祯的命令下,丰镇城外修建起了一座可用于数百人开会的椭圆形建筑。而与此同时,晋商商会、山西银行、柳敬亭率领的宗教委员会、黄道周在内蒙招收的弟子们,都开始了对于各部与会代表的交流和沟通。
就在崇祯忙着准备召开漠南蒙古诸部参加的忽里台大会时,一只来自中国的商队也刚刚在托木斯克衙门派出的官员陪同下,走进了莫斯科城。这不仅是中国商队第一次跨越乌拉尔山脉,也是第一次进入到俄罗斯的中心。
刚刚走上码头的李自成等人,第一时间就被远处莫斯科河边博罗维茨基山岗上耸立的克里姆林宫和它对面的圣瓦西里教堂等建筑所吸引了。
那些锯齿形的红色城墙和高大雄伟的尖顶建筑,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并不亚于西安城内的各项建筑。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终于确信,俄罗斯这个国家同草原上那些鞑子还是有些区别的。
1632年的俄罗斯,正是结束了伊凡雷帝以来混乱时期的国力恢复期。当然,此时的俄罗斯还处于被邻居们肆意欺凌的时代,除了西伯利亚丛林里的野人,只要是个国家就能过来欺负一下俄国人。
北方的瑞典从俄国人手中夺取了环绕芬兰湾的亚姆、伊万城等五座城市,切断了俄罗斯通向波罗的海的通道。
南方的克里木汗国继承了金帐汗国的衣钵,却成了奥斯曼帝国的半附庸,不仅自身在*化,还企图在伏尔加河畔建立新的*国家。不管是出于历史传统还是宗教文化,克里木汗国都是俄国人最为警惕的敌人。
而西面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则是俄国现在最为强大、最为险恶的敌人,波兰-立陶宛王国实质上是一个共主联邦,除了拥有同一个国王之外,两国都分别拥有独立的行政和立法机构。
西格蒙德三世统治下的波兰-立陶宛王国不仅夺去了俄国大片的土地,还两次打进了莫斯科,扶立了一名伪沙皇季米特里,砍掉了另一位沙皇的脑袋。
即便是波兰-立陶宛联军被赶出了莫斯科,西格蒙德三世也还是拒绝承认全俄缙绅大会推举出来的米哈伊尔是俄罗斯的沙皇,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