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389章 金钱的魔力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389章 金钱的魔力 (第2/3页)

    等到他们西迁之后,住在靠近中原的河套地区,也就开始和明人的商人频繁的接触了起来。在这里,由于和明人商人贸易往来的关系,察哈尔部及其附庸维持的原始部族经济很快就被瓦解了。

    不管是上层的台吉、那颜,甚至是八位福晋,还是中下层的战士、牧民和牧奴,都在这样的商品经济的交流中,越来越注重于什么才是自己的财产,什么才是察哈尔部的公有财产。

    他们为自己能够从公有财产中挖下一块,放入自己的口袋而沾沾自喜;却也会因为某个上位者强行将他们的私有财产变成公有财产而恼火不已。作为上位者的台吉、那颜们一边哀叹着现在的部众们太过于难管,一边却又拼命的反抗着比他们更为尊贵的上位者,想要保住自己的私有财产。

    大明的商人比大明的军队更为出色的瓦解了,这一个个以部族为壁垒的蒙古部族。在金钱的驱动下,普通那颜们开始反对部族的首领,而那些底层的牧民和牧奴则开始反对他们的主人,每个人都试图保住属于自己的利益,再也没有了为部族利益而献身的劲头。

    和占据了土默特川的察哈尔部相比,蒙古右翼诸部的商品化经济显然要更为出色一些。在内务府牵头和这些部族首领建立起了牲畜贸易公司之后,在如何压榨自己的部众以获得更多的利润方面,这些部族首领和大明的商人显然站在了一条战线上。

    而同样的,朝廷通过划分旗、盟的固定放牧区域,开始将牧地进行私有化,这进一步割裂了底层牧民和上层老爷们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也让普通的牧民和过去的牧奴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牲畜和牧地,以固定的租税替代了过去的劳役、军役和不固定的贡税。

    正因为这些蒙古右翼部族内部旧政治、经济模式的瓦解,才使得他们在忽里台大会上表现的这么乖巧。因为在今天,是这些部族首领们要依靠朝廷的权威来维持他们在部族中的权力,而不是相反。

    当然,这些完全依附于大明的蒙古部族,并不是没有获得回报的。首先便是朝廷撤除了对于这些部族的贸易禁令和货物关税,令这些蒙古部族不仅获得了大量的廉价生活物资,也极大的抬高了他们出产的牲畜价格。

    比如大明商人在这些部族所在的旗盟收购成年羊只,大多都在七、八角一只。而向他们出售铁锅则是五角左右一口。但是在归化城收购同样的羊只,价格就跌到了五、六角一只,而出售的铁锅倒是上升到了六、七角一口。

    粆图一年的收入,大约就在一、两千元,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了,但是对于他这种身份的台吉来说,这点钱还不够养2、30名亲卫的。

    更令粆图这些台吉、那颜们感到无奈的是,随着大明商人往来归化的越是频繁,虽然繁荣了归化城的市面,极大的提高了察哈尔部上下的生活质量,但也造成了察哈尔部上下人心的涣散。

    以前台吉们赏赐一件旧衣裳就能让身边的亲卫感激的不得了,现在哪怕一年一户赏赐一匹棉布下去,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