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407章 一件案子的审判 (第2/3页)
皇帝在洛阳城对着拦道宗室的那些话语,不仅仅传到了黄立极这些内阁执政的耳中,就算是一般的官员百姓,也从那些民间刊印的小报上看到了大部分内容。
在黄立极、张瑞图这些阁臣的眼中,这些话语无疑代表了皇帝对于当下某些政治事件的表态。但在大多数普通官员和市民百姓眼里,不过是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他们并不会对此深入的思考什么。
不过对于袁可立这样的官僚精英来说,皇帝这些话语,无疑是能够看出很多东西来的。不过就在他在家安静的思考着,皇帝对宗室说这些话背后的用意是什么的时候,却听到儿子前来通报,刑部尚书惠世扬登门拜访来了。
袁可立辞去刑部尚书一职后,便将精力放在了律法条文的核定及司法大学的教育上,虽说他已经不再插手刑部实务,但是刑部官员却不敢不跑来向他请教某些律法条文的解释。因此他不以为意的吩咐儿子,将惠世扬带来自己的书房相见。
正如袁可立所预料,惠世扬正是为了一件案子而来,他拜见了袁可立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说道:“袁老尚书安好,下官此次上门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是向老尚书求援来的。”
看到惠世扬如此急迫的模样,袁可立也有些诧异了起来,他坐正了身体说道:“惠尚书究竟有什么事要找老夫商议,不妨直说。”
惠世扬也不可客气,就这么直接的说道:“其实就是一件小案子,但现在却牵涉到了宫内,下官一时把握不住,便来向老尚书讨个主意。
保定有个小地主马家,家中有两个儿子,长子取妻贾氏,是邻村一村民之女,花费了嫁妆五十六两。但是两人成婚不足三日,长子就暴病而亡了。
贾氏欲归家,但翁姑却不同意,反而想要让她再嫁给自己的二儿子。贾氏不愿,便在当晚逃离了马家,她也没有回自己娘家,反而跟着村人跑来了京城,最后进入了纺织工厂。
贾氏在纺织工厂内又认识了男子赵大木,两人之间又不知不觉起了情丝,他们两人正要谈婚论嫁的时候,马家却循着一封家书找到了京城。
赵大木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表示愿意退赔五十六两嫁妆,从此贾氏和马家再无关联。但是马家父子并不同意,他们堵着工厂门口只要把人带回去,不管是活人还是死人。
赵大木和工友一时气愤,殴打了马家父子,马家父子便把一张状纸送到了区法院,告赵大木诱奸儿媳。区法院便按照法典,判赵大木流放海外,十年内不得返回中原。
不过赵大木的叔叔是内务府的管事,他自然不肯侄子吃这个亏,便上诉至刑部,认为在马家父子上门之前,侄子并不清楚贾氏的背景。而且马家父子逼迫贾氏改嫁小叔,有违人伦,要求撤销区法院的判决。
此案传开之后,部内的官员虽然有些人同情贾氏,但也依然认为应当维持原判,毕竟马家要求贾氏改嫁小叔还只是口头一说,并无实施。
但是宫内听说了此案之后,便派人给下官送来了一封信件,要求刑部保护女子的权利,不可让贾氏再入虎狼之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