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418章 后金的变化 (第2/3页)
人,也就成为了这些既得利益者的眼中刺。
在这样的大势面前,黄台吉自然不会逆潮流而行。他拒绝了汉官们的提议,把出征目标再次指向明国。黄台吉此时倒是了解了这些汉官们的心思,随着明国开始重新兴盛起来,最恐慌的反倒是这些投降了后金的汉官。
有了孙得功这前车之鉴,这些汉官们倒是清楚的很,一旦明胜而后金败,女真人大约还能求得明国皇帝的宽恕,但是他们这些背叛了大明的汉官,却一定不会被明国皇帝所放过的。
因此这些汉官们比女真人都积极对明求战,试图击败明军中断明国这种实力上升的势头。他们渴望着明国的衰败,以证明自己的选择并无出错。黄台吉有时候觉得,他和汉官才是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至于那些女真族人倒是随时可以跳下后金这条船去的游客。
因此,黄台吉虽然拒绝了汉官们对明继续作战的建议,但却再次扩充了汉军乌真超哈部队,令国内成为了女真八旗,蒙古两旗,新旧汉军两旗,共12旗的军政格局。
而黄台吉和后金亲贵们也再次意识到了后金的人口问题,由于无法从明国这边继续大规模的劫掠,以补充后金所需的物资,发展生产同明国进行贸易也就成为了,解决后金物资缺口的主要办法。
但是以后金现在的人口数量,想要一边发展生产,一边进行军事正规化训练,显然是有所冲突的。收拢北方和东方的少数民族,或是出兵朝鲜为后金补充劳动力,就成为了后金朝堂上最为热议的两个方案。
进攻朝鲜起码也要等到八月秋收之后,但是派出人马去收编那些野人部族,使之成为后金有用的国民,却是立时可办之事。
三月底,沈阳派出了四只部队,赶赴北方和东北方山林,迁移野人部族到后金的边防重镇附近。瓜尔佳·卓布泰率五百女真兵从宁古塔出发,向东一直讨伐到绥芬河地界,沿路破村寨十三,得男女老幼约八、九百人。
绥芬河是跨越分隔东北及东海岸南北向山脉的一个低缓山口,由这里沿着绥芬河而下,200里外就是双城子,400多里外就是海参崴。
以往,这里便是后金国势力的极限,在这道南北向的山脉以东,就是只在名义上臣服于后金的野人女真区域。当然,现在的话应当是臣服于大明的外东北少数民族区域。
绥芬河这边原本有着一个三、五百人的大村子,但是等到瓜尔佳·卓布泰率军抵达这里时,却早已经是人去楼空,显然他们在沿途搞出来的动静惊吓到了这里的居民,让这些居民干脆放弃了家园逃离了此地。
瓜尔佳·卓布泰一边派人搜索周边,一边则命人打扫、检查村子,看看还有没有没有逃亡的村民,也好打探一下这里的村民都逃向了何处。
在天黑之前,士兵终于带回了藏在附近山林的五人,他们有的是掉队后逃回的村民,有些是出外打猎没能收到迁移命令的猎手。从这些人的口中,卓布泰很快就弄清楚了这些村民逃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