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420章 钱谦益的第一把火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420章 钱谦益的第一把火 (第2/3页)

。因为科举制度的无限制方式,使得许多四、五十岁的老举人也在不停的考试,而不愿干些其他营生。

    此前官员退休制度的不完整,又令一些老朽而无能的官僚占据了高位,却不能够负担同职位相适宜的责任,这也使得整个大明的官僚机构成为了老人混日子,新人想要做事却无权力的局面。

    此前成立了各地地方志编制办公室,以柔性方式让一部分无能官僚半退休化,刺激了地方官僚们做事的积极性。那么设立元老院,就是对中央官僚们的鞭策和安置了。

    对于某些人来说,只要待遇不变,他们不在乎去那,元老院显然也是一个很好的养老位置。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被迫离开一线实权的位置,显然是一件极为不满的事情。但是好歹还有个位置可以安置,又令他们难以下定决心反抗。

    就在这样的纷纷扰扰之中,钱谦益登上了内阁首辅。即便是没有什么雄心壮志的他,在登上了人臣的最高顶点时,也不禁有些飘飘然了起来。

    怀抱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思想,接任首辅的第二日,钱谦益就带着一叠文件前去拜访了皇帝,试图在某些政策上获得崇祯的支持。

    “你是说,希望朕能够同意豁免各省逋欠盐课420万元?”朱由检翻看着手中文件,漫不经心的向钱谦益问道。

    钱谦益颇为兴奋的解释道:“是的陛下,自从各盐场改制,对盐运司进行改革之后,现在的盐税征收方式和征收部门同以往已经大不相同,现在各省逋欠盐课已经很难理清,如果强行要求各省官员完解,只会令他们从其他方面挪借银两,受损的还是地方百姓。

    臣以为,现在国库还算充盈,倒不如将这笔陈年欠账一笔勾销,好让地方官员轻装上阵,也使得地方上的小吏少个名目去盘剥小民,也算是一举两得。”

    朱由检心里并不认同钱谦益的看法,留着这笔欠账不勾销,倒不是他还想着把这笔钱如数收回来。这笔陈年积欠造成的原因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有些地方是确实承担不了,有些地方则是被官员挪用,有些地方则是商人积欠等待朝廷赦免等等。

    一笔勾销,不过是助长了那些贪污官员和无赖商人的贪欲。但是非要追索下去,则又要伤及无辜。所以此前崇祯和黄立极商议的结果是暂时搁置,等待日后再来处置。

    不过钱谦益刚一上台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建议,朱由检倒也不能不做回应。他在心中思考了许久,始终觉得积欠盐课不过是一个起头,如果就这么一笔勾销,恐怕下一步就该有人提出豁免历年的田税积欠了。

    比起420万元的逋欠盐课,历年田税积欠大约是这笔数字的十倍,且一半以上的积欠是在江南地区,其中苏常地区就占据了全国近五分之一的田税积欠。很显然,江南士绅想要趁着钱谦益上台的机会,为自己发上一笔横财了。

    在心中衡量计算了一下之后,朱由检终于开口对钱谦益说道:“不知钱先生有没有注意过京畿一带的瘟疫发现率?”

    钱谦益楞了一下,不知道崇祯怎么会突然转移到这个话题上,他只能摇着头,老实承认自己并不清楚这些事情。

    朱由检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