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496章 热兰遮城之战 (第2/3页)
只前来围剿他们。普特曼斯不得不下令船队掉头继续南下,直接返回巴达维亚去。到了这个时候,普特曼斯终于意识到,双方之间已经难以妥协,巴达维亚必须要和东协联合舰队进行一场较量,以确定双方的势力交界位置在何处了。
将荷兰船只驱逐走的明舰很快返回了大员港外,向联合舰队的两位司令官何昌旗和瓦德斯做了报告。
作为西班牙舰队的司令官,瓦德斯率领舰队同国舰队汇合之后,便搬到了洞庭湖号,同何昌旗一起指挥整个联合舰队的行动。
对于这一次向荷兰人发起战争,马尼拉下都是极为支持的。毕竟菲律宾殖民地的设立主要是两个目的,一个是打开同国的贸易之路;另一个便是寻找东方的香料产地。
马尼拉虽然达成了第一个目标,但是随着美洲白银的产量下降和欧洲宗教战争的延续,用于大帆船贸易的资金正在不断的削减之,因此谋求香料贸易的利益,便成为了马尼拉殖民地的迫切需求。
虽然席尔瓦总督担忧着终任审计的事情,因此对于这场战争有些兴趣缺缺,但是对于那些殖民地的商人和官员来说,这场战争无疑是在打开通往香料群岛的道路,因此瓦德斯在作战展现出来的谦逊,也不足为了。
当然,大明军队在围攻热兰遮城展现出来的强大实力,也是让西班牙人低头的另一个原因。
排水量1260吨的洞庭湖号,虽然是3桅双层甲板,但已经是亚洲海域内屈指可数的庞然大物了。这种以战斗为目的设计的军舰,自然不是那些庞大而笨重的商船可以相匹敌的。
在过去的20余日里,洞庭湖号对热兰遮城的数次炮击,已经表明这艘军舰不仅在海可以灵活操纵,它的火力也是极为惊人的存在。如果不是热兰遮城用石块砌筑的城基极为牢固,估计这座还没有完成的棱堡已经被洞庭湖号给打破了。
久经战阵的瓦德斯从洞庭湖号作战时的表现不难得出,如果是一对一的海战,相同吨位的西班牙大帆船不仅不是对方的对手,甚至连跑都跑不过对方。
而起明国的舰队,明人的陆军力量才更让人值得敬畏。开战不到10天,明军便分成了东西两路跨过了明荷之间的默认分界线曾溪,在一周内明军摧毁了沿路的堡垒和村寨,一北一南合围了台江内海。
大员港周边臣服于荷兰人的十几个土人村社,几乎没怎么抵抗投降了南下的明军。这只明军虽说是打着明军的旗号,但是台湾本土的士兵却占据了近三分之二,特别是东路军招募的高山族士兵,对待这些投靠了荷兰人的平原土人尤为凶恶,这使得荷兰控制区域内的村社为了避免被这些高山族士兵屠杀,采取主动向明军投降的举措。
而西路军虽然名声不及东路军凶恶,但是郑芝龙亲自率领的西路军在南台湾屯垦已久,大员港都是当年海盗们让给荷兰人的,因此对于当地的地理和土人村社都极为熟悉,平日里早同这些村社的首领搭了关系。
因此西路军南下时,沿路的土人村社主动加入了西路军,跟着郑芝龙一起去打热兰遮城的荷兰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