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542章 摊丁入亩之议 (第3/3页)
些什么,地方根本阻止不了。除非朝廷直接插手将夏允彝调走,否则是河南巡抚也很难对河南府的施政方针进行干涉的。
以青年学会领袖及年轻士人楷模出任河南府的夏允彝,在政治已经足以和一省主官抗衡了。更不必提,青年学会在北方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也使得朝各派势力希望能够交好夏允彝,而不是让他成为自己的敌对方。
当然这样大的政治光环笼罩在夏允彝和青年学会头,也是需要夏允彝和青年学会以足够的政治实绩去填充的。光有声望却表现的碌碌无为的话,复社的下场显然是青年学会的前车之鉴。
牛金星自然是希望青年学会的名头越来越好,那样他才能借助青年学会的阶梯青云直。而现在青年学会的门面,是士人楷模夏允彝了。也只有夏允彝的名望越来越高,才能让天下人认可青年学会才是未来大明的希望。
牛金星思前想后,终于还是决定和夏允彝赌一把。今时今日,普通的政绩显然是不足以支撑住青年学会的巨大声誉的,与其让人嘲讽青年学会名不副实,倒不如先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名头。以朝廷在河北地区推行的徭役制度变革政策,牛金星觉得夏允彝提出的变革之策倒也不是那么离谱。
他随即对夏允彝点头说道:“既然瑗公你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我自然是支持你的。但是咱们要进行这样大的变革,终究是瞒不过朝廷和陛下的。我以为,哪怕不能直接书朝廷,你也应该以私人身份给陛下透露些详情,不可让陛下措手不及啊。”
夏允彝思考再三之后,终于退让了一步说道:“也好,只要我们先讨论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我给陛下写信…”
在得到了牛金星的支持之后,夏允彝便召集了治下的九县一市主官进行商议,对于河南府徭役及丁税的改革方案。除了一名县令弃权之外,其他人都选择了支持夏允彝对本府的徭役及丁税进行改革。
而在夏允彝和牛金星开始对洛阳市执行,本年度徭役及丁税摊入田亩及工商业计税的改革政策后,一封由夏允彝亲自书写给皇帝的私信,也从洛阳城寄出了。
这封信只花了十天时间到了崇祯手,他看完信件之后,便理解了夏允彝的改革内容,大致相当于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当差。
崇祯自登基以来,便一直在河北地区推行这两种政策的变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地方的弊端。
夏允彝在地方愿意为朝廷踩这个雷,从而让朝廷更好的分辨出,哪些官员是真心拥护朝廷改革,哪些官员只是想要投机捞取好处的,这自然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夏允彝找的这个时间点也很不错,现在朝廷下都在为钱士升一案站队,暂时还没有什么人会去关注,河南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因此崇祯只是将钱谦益和崔呈秀两人找来,向他们透露了一些口风,便将这事暂时搁置了起来,算是等待夏允彝在河南府的改革结果了。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