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547章 黄台吉的孤独 (第2/3页)
仅征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缮,还运来了大量的物资供这些堡寨内的守军享用。但是当后金军开始分割包围这些堡寨时,这一个个堡寨内的明军迫不及待的逃亡了,而堡寨的大量物资成了后金的战利品。
对于后金来说,没有这样的战争更为轻松的作战了,而且通过这样的战争也极大的消耗了大明的国力。从关内运来的大批物资,这么不经一战的丢弃给后金,连黄台吉都为明国的皇帝心疼。
秉持着堡垒战术的明军,据说二、三年内花费了一千万两白银。虽然不知道这其有多少飘没到了武官员的口袋里,但是落入后金手的物资不下于二、三百万两。这些据说明国朝廷好不容易从百姓身加征来的辽饷,这么连声音也没有听到一声沉入了水底。
面对这样的明国朝廷,黄台吉对于后金能否入关实际充满了信心。明国地方虽然广大,百姓虽然富庶,但根据那些投降了后金的读书人、武官员及商人的描述,明国的财富实际都在士绅大户之手,而占有财富最少的大明百姓,不仅要负担繁重的徭役和全部的田税,现在又要支付额外加派的辽饷。
最可笑的莫过于那些明国的官员,他们以天下田亩总数分派加征的辽饷,但是在实际征收时,却又把这些辽饷都分派到了没有后台的平民百姓身。这使得看起来颇为公平的加征,在实际却成了平民身极重的负担。
而平民因为加征破产的越多,剩下的平民要承受更重的加征,直到天下平民尽皆破产为止。看起来后金只是在辽东一角威胁着大明的安危,但实际大明却在这个要害之处耗尽了国力。
原本黄台吉还试图加快这一进程,只要后金军队能够绕道破关,将大明北方的州县打成残破,那么大明的国力会消耗的更快。
他的计划曾经差一点达成了,崇祯二年,他成功带着后金八旗破关进入蓟州,原本以为这一趟能够直接抵达北京城下,让刚刚登基不久的大明皇帝惊慌失措,从而胡乱调动部队,让京畿左近成为后金军队的狩猎场。
然而,后金的运气似乎在那一年结束了。这位刚刚登基的大明皇帝,显然不是一个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废物。他以自己作为赌注,带着河北及辽西诸军硬生生的将他们围困在了蓟州的群山之内,始终没能让他们冲入到河北平原之。
被皇帝亲征激发起来的明军士气,和这位皇帝决绝的坚壁清野战术,让后金大军接连判断失误,最终放弃了这趟出征。也是从这一年起,明国似乎开始聪明了起来,不再徒劳无功的在河东地区修建什么孤立无援的堡寨了。
明军开始重新恢复和后金野战的训练,淘汰了那些老弱病残和一战场逃亡的老兵油子,这令原本战力不错的辽西军终于有了几分强军的样子。至于明国在关内训练的新军,则更是成为了对蒙古和对后金作战的主力。
明国建立一只新军以防备后金入关,在黄台吉看来也是意料之之事。一个敢拿自己生命冒险的皇帝,显然不会把自己的性命寄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