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566章 菲律宾土人起义 (第2/3页)
加四海贸易公司从日本招募的大批契约工人,到了崇祯十一年时,吕宋岛的总人口已经快速增长到了50万左右。其土人大约为35万不到,华人近3万,日本人超过2万4千,越南人约8-9万,西班牙人及混血儿、黑奴约2万不到。
这种剧烈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了激烈的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冲突,在开拓吕宋岛的荒地之余,四海贸易公司显然不会避让已经有土人居住的土地。对于他们来说,这种已经开发过的土地显然更是节约了开拓的时间和人力。
而在这七、八年内,吕宋岛的新开田地,差不多达到了300万亩,即便是扣除了一部分强占的土人田地,新开田也占了吕宋岛原有田地的近五分之一。对于西班牙新任总督科奎拉及他从新西班牙带来的随从来说,这是一笔惊人的财富。算以10索一亩计算,这批田地也价值3000万索了,更何况这些国人手的田地大多是好的水田,每亩市价大约在15-20索之间。
科奎拉一边给前总督席尔瓦加了出卖王国利益这一罪状后,便积极的拉拢殖民地下阶层的市民,这些普通市民们显然没能从席尔瓦和国的贸易获得多大的利益,因此在他的鼓动下很快显示出了对于国人的敌意,随即将主张同国保持友好关系的议员和大庄园主们给压制了下去。
在科奎拉看来,四海贸易公司并不能代表国,而一场由土人掀起的叛乱,也足以将马尼拉从这场叛乱摘除出去。即便国皇帝想要兴师问罪,他也可以用土人叛乱作为借口,而马尼拉在平息这场叛乱后,从土人手夺取的田地和财物自然是不会归还给国商人的。依照1603年的经验,国皇帝对于这些前往海外贸易的商人其实并不是那么的看重,到时他只要向国皇帝服软道歉,应该能将这件事掩盖过去。
科奎拉一到马尼拉将前总督席尔瓦关押了起来,并对席尔瓦的亲信及原马尼拉评议会的议员们进行清洗,还严格审核了马尼拉大帆船的贸易限额,这使得他同原马尼拉殖民地的层人物产生了极大的矛盾,这些人自然也不会告诉他,四海贸易公司真正的背景是什么了。
科奎拉自以为对付的不过是一些国商人,但实际他挑衅的却是大明皇帝参股的殖民地贸易公司。而不少和四海贸易公司关系密切的西班牙商人和官吏,已经预料到了科奎拉的失败,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他们更是将马尼拉的情报全部透露给了四海贸易公司驻吕宋的代表。
五月的菲律宾正处于闷热的雨季,但是四海贸易公司驻吕宋代表郭庆所在的碧瑶却依旧处于不到20度的凉爽天气。这座被郭庆所发现的荒地,到了崇祯十一年已经成为了一处初见雏形的城市了。因为碧瑶优渥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这里除了成为四海贸易公司在吕宋的一个主要驻地外,也成了不少华人和西班牙人富豪的避暑之地。
在菲律宾第二季度稻米收获之前,郭庆接到了来自北京增加收购粮食的命令。在华人带来的先进耕作工具,再加国、日本、越南带来的稻作技艺,使得菲律宾稻田的产量并不下于江南地区的水稻产量,每亩稻米年产量约在3-4石之间。
不过西班牙人的种植园经济,使得全吕宋岛的田地大约只有五分之二种植着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