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597章 杨嗣昌二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597章 杨嗣昌二 (第3/3页)

嗣昌提出了问题“杨卿以为,当朝廷遇到危难时,究竟是一直享受朝廷给予好处的人忠诚于朝廷,还是那些被朝廷欠债的人更忠诚于朝廷?”

    “这…臣以为应当是那些深受国恩的人更忠诚朝廷吧。”杨嗣昌犹豫了下,对着皇帝回道。

    朱由检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危难之际,愿意和朝廷共度难关的,一定是那些被朝廷所亏欠的人。就好像民间商人之间,商人们更愿意借钱给欠钱给自己的商人,而不是那些曾经借钱给自己的商人。

    对于前者,商人想到的是不能让之前借出的钱打了水漂。对于后者,商人担心的则是对方能否翻身还钱。

    朝廷和百姓之间的关系也是差相仿佛,百姓越是对朝廷有信心,便越是敢于将自己的积蓄换成国家的债券,而手中的国家债券越多,百姓便越是不希望国家倒下。

    而那些越是对朝廷没有信心的百姓,便越是不会购买国家的债券,而是更换成黄金、白银储备起来,以防止王朝更替时自己的财物受损。

    所以,朝廷向百姓借钱不是问题,借不到钱才是大问题。现在我们损失的不过是利息,否则我们损失的便是民心。

    至于漠北、北疆等地的蒙古部族,如果我们不去关心他们,他们难道就会乖乖的呆在草原上无所行动吗?

    杨卿应该很清楚,崇祯二年后金之所以敢绕道承德地区入侵蓟州边墙,不正是我们对于关门36部不够关心,导致一向是我大明关门屏障的36部变成了后金大军的向导么。

    漠北的喀尔喀蒙古、北疆的卫拉特蒙古,现在正处于一个极为衰落的时期。如果我们现在不去关心他们,一旦他们被后金和俄国所拉拢,崇祯二年的故事未必不会重演。

    是的,大明现在很困难,但是我们周边的游牧民族显然比我们更困难。现在我们去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分化他们,直至把他们变成大明的一部分,总好过等他们自由淘汰成一个独立政权时再去抵抗他们入侵花费的小。

    建州女真给予我们的教训,难道我们能够视若无睹吗?简单的市赏并不能让大明深入到蒙古部落的内部去,反而成了这些蒙古部族壮大自己的契机。

    就长远来看,市赏付出的代价极大而收获极小,我们显然有必要改变这一政策,而不是养出第二个建州女真来。

    卫拉特所占据的北疆地区可比喀尔喀蒙古的漠北草原要养人的多,北疆和内地之间又有天山山脉以为阻挡,一旦让卫拉特诸部变成一个统一的汗国,必然会威胁到大明在哈密和吐鲁番的统治。

    没有了哈密和吐鲁番,我们就无法保住南疆地区。失去了南疆,丝绸之路便算是再次断绝了。没有了丝绸之路,甘陕地区就无法依靠贸易自救。如果西北地区所有的物资都需要从沿海地区输入,朝廷的财政难道还能够维持下去吗?”

    杨嗣昌默默无言,和皇帝对坐了片刻之后,终于拿起了崇祯给予的文件起身告退离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