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633章 京城之变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633章 京城之变 (第2/3页)

一丝成功的可能。

    不过在朱由检的记忆,江南缙绅的软弱也是出了名的,否则满清也不可能如此轻易的消灭了南明。明末能够稍稍振奋人心的江南之战,大约也是江阴保卫战了。其他城市不是轻易被破屠城,便是开门投降,连南京这样的坚城都是主动开门迎接清军进城的。

    所以,朱由检感觉了怪了,满大人拿着刀把江南士绅抢劫了个遍,江南士绅不仅没有半点怨言,还拼命给满大人歌功颂德。何以他令这些江南士绅拿出点粮食来,特么成千古罪人了,感情老子的近卫军拿的是烧火棍不成?

    然而,总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连自己的位置都摆不清楚,迫不及待跳出来,想要代表老天来批评皇帝,好似这老天爷不姓朱,倒是姓孔似的。

    七月二十五日一早,京城的一些低阶官员加各地居京的士子计49人,在金圣叹、吴伟业的带领下,于左顺门向皇帝书,书曰:“今日阽危至极,皇当下哀痛之诏,悯人罪己,思咎惧灾…”

    由吴伟业执笔,金圣叹等人润色的这封书,其心内容只有一个,便是今日国家多灾多难,不在于士绅能够交出多少粮食,而是天向崇祯发出了警告,要求皇帝回到正道来。不要继续破坏伦理纲常,宠幸奸邪,使得阴阳不调,四时不顺。

    总而言之,在这篇华丽的词藻之下,吴伟业等人要求崇祯学习汉武帝下罪己诏,停罢诸项有违人伦常理的改革政策,修身养心向天祷告,灾祸自然会过去了。

    当金圣叹、吴伟业等人在左顺门书的消息传到华殿后,钱谦益顿时被惊吓到了。外人皆传金圣叹乃其外甥,而钱谦益对此传闻也从不澄清,不过钱谦益及门下弟子和金圣叹的亲密关系,却是人所共见。因此当钱谦益任内阁首辅之后,金圣叹也终于被人推荐,进入了燕京大学担任了一名讲师。

    但其实钱谦益自己心里知道,他和金圣叹之间并不是什么舅甥关系,他不过是爱惜金圣叹的才华,方才听任传闻四下传播而已。他和金圣叹的相识,起自一场降乩。

    金圣叹笃信神佛,喜读佛经和结交僧人,二十岁起开始在吴县扶乩,曾经给江南许多士大夫扶乩过,因为其往往能够说事主的心思,因此极受叶绍袁等人的崇信。钱谦益是在扶乩之被金圣叹说的迷迷糊糊的,认为自己是东晋高僧东林慧远转世。

    而吴伟业在南京科考案之后疏远了复社成员,但是因其采斐然,因此很快被钱谦益接引到了新东林党内。这样两个和钱谦益关系匪浅的人员向皇帝书,算是钱谦益自己都觉得这场书和自己脱不了关系,更不必提旁人了。

    但是让钱谦益大感冤枉的是,他确实没有暗示两人组织京城士人向皇帝书过,甚至于他都不清楚这件事。因此在听到消息之后,他便立刻放下了手的事务,匆匆跑来西苑精舍求见皇帝,想要为自己分辨一二。

    当钱谦益赶到西苑精舍时,却被告知皇帝此刻正在太液池边的陶然亭,并不在精舍之内。陶然亭距离精舍不远,是一座新建水边亭台,夏日在此消暑却是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