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659章 朝鲜特使一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659章 朝鲜特使一 (第2/3页)

,都是极受江南文人推崇的亲近正人君子的贵戚权要。

    一个勋贵,一个太监,这两个原本最应该效忠于皇帝的人,在南京却成为了文人推崇的对象。在某种程度上,这无疑就如一群老鼠赞美守卫粮仓的猫尽忠职守一样荒谬可笑。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这不是一个笑话,是大明朝的现实。

    皇帝委派两人管理南京军务并监督南方士绅,结果他们却成为了江南士绅的好朋友,这显然已经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江南士绅在南京城内的根基有多厚。反过来也说明了,南京对于江南士绅有多重要。

    沐天波在南京打出的这套乱拳,生生把南京城的勋贵们打的蒙头转向,也让江南士绅开始失去了对于南京城的控制。在抚宁侯被软禁在府内的时候,沐天波一连撤换了南京京营和卫所内大大小小近五百余官员,取而代之的是之前被闲置在一边的南京陆军军官学校的毕业生们。

    沐天波的举动自然受到了陆军总参谋部和南京陆军军官学校的支持,之前因为朱国弼和南京兵部尚的阻扰,南京京营和卫所军始终没能完成整编事宜,这极大的拖延了总参谋部的整军计划。而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学员们,也没能如同他们在北京和成都的军校同僚们,在南京地区的军队中获得重用,反而被军中的勋贵子弟和无能将领所排斥,这一直都让这些南京军校毕业生们大感不满。

    因此沐天波肆无忌惮的破坏着南京官场潜规则时,在他身后的支持者也并不缺乏。沐天波本身就是实权国公,地位尊崇。如今再加上总参谋部在上层的支持,和下级军官为其奔走效命,江南士绅如何约束的了沐天波的行动。

    南京乃是这些江南士绅的老巢,若是这里被人闹了个天翻地覆,他们如何还能控制的住南方的民众。因此,江南士绅之间就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此时反对余粮征集制不是燃眉之急,把沐天波驱赶回北方才是当务之急。

    在这样的局势下,南方士绅上弹劾沐天波的奏章就如雪片一样往北方飞过去了。至于金圣叹、吴伟业等人,倒是没什么提起了。

    对于崇祯来说,他也没打算一次就把这些南方士绅都给解决了的念头,能够迫使这些南方士绅接受余粮征集制,并教训了一顿南方勋贵,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他们的主人后,他也打算见好就收,给这些南方士绅一点甜头,以缓和南北之间的矛盾冲突。

    因此迫使南方士绅发表声明,表示支持朝廷拯救北方灾民推出的临时之制度后,崇祯终于一改之前的强硬姿态,表示愿意考虑调回沐天波,安排较为稳重的人员出任南京守备和南京镇守太监两个职位。

    当然,已经开始的南京军队的整顿事务不会终止。事实上当崇祯下令召回沐天波时,大明第十二野战军已经在南京初见规模,原三十五师师长刘肇基晋升为了第十二野战军的军长。

    而新任南京守备的镇远侯和南京镇守太监的王坤,却都是惟皇帝之命是从的人物,同江南士绅素来没有什么瓜葛。这两人的到来,虽然不能如沐天波这般对南京官场大动干戈,但是他们却也能够将沐天波从江南士绅手中夺取的对于南京的控制权,好好的保持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