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676章 营口四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676章 营口四 (第1/3页)

    营口守备德山在北门城楼上看到图鲁什这么快带着队伍赶过来时,也是吓了一跳。毕竟他知道梅勒章京洪尼喀这些天子不太爽利,连常和营口往来的公务都是让边的笔帖式代办的。

    因此他原本以为,在自己故意拖延了报讯时间之后,营中乏人主持,又得不到城内准确的消息,一定会迟迟难以出兵的。

    他可没想到,洪尼喀虽然平时看起来老而昏聩,但是一收到警讯就作出了最正确的反应。

    当然他不清楚的是,这种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将领,即便才能平庸,但是能够历经百战而活下来,必然也是有着某一方面的长处的。而洪尼喀的长处就在于守规矩,只要是天命汗和各旗主贝勒共同制定的行军和宿营规矩,他是从来也不会违背的。

    所以即便是因为体不适而无法正常视事,但是一听到战争的警报,他还是迅速的按照正常步骤集结军马出兵了,甚至还不忘派出图鲁什进城来联络守备德山搜集明军的报。

    但是正因为图鲁什的来的太快,使得明军虽然接手了营口北面的城墙,却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防御体系。毕竟李岩也无法完全信任城内的满人,还必须抽调一部分人马监视自己的后,以防止自己被前后夹击。

    不过即便是在这么危急的状况下,李岩也还是镇定自若的同德山交谈着,向他询问着城内的一些状况。李岩的镇定终于让德山安静了下来,也让他无暇再去思考其他事。

    而随着图鲁什的犹豫,也令李岩有时间将后的队伍收拢回来,从而加强了对于三座城门的防御。

    和明军的登陆效率相比,清军的集结速度显然有些缓慢了。当然这也是因为清军需要从武器库内取出铠甲穿戴的原因,图鲁什之所以不敢立刻进攻,也是因为他的部下未曾披甲,因此不愿意去冲击有可能陷阱的城头。

    在这个时代,铠甲远比武器重要的多。毕竟一个穿着重甲的战士可抵的上四、五个不着甲的士兵。所以不管是满清还是大明,私藏铠甲超过五副就是重罪,但是刀具和弓箭的管理就没有这么严格了。

    就算是在军营之中,铠甲和*都是被另外收藏起来的,只有临战时才会下发。洪尼喀是个守规矩的人,这条规矩他也是执行的很好,因此警报发来之后,他才命人打开了武器库,把铠甲、*发放了下去。

    清军平里虽然有着五一cāo),但是清军的cāo)练还是较重视弓箭击和个人的搏斗技艺,对于士兵的服从和组织并不太重视。

    因此虽然清军就在家门口作战,但是因为事发突然,发放铠甲、*的队伍就显得毫无秩序,硬生生的拖了2个多小时,洪尼喀才带着队伍出了营门。

    从军营到营口北门,走路大约为30-40分钟,也就2公里左右的路程。不过当洪尼喀带着清军大队人马赶到营口北门时,已经差不多是下午3点以后了。

    此时营口码头上的明军已经完成了三个批次的人员登陆,正准备进行第四批次的人员登录。按照明军的编制,也就说有一个团的明军已经进入到了营口城内,其中抵达李岩手下的人马已经是一营又一连,约1200人左右。

    而城外的清军这边,除去今未在营中的200左右将士,也足有1300人。洪尼喀抵达了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