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724章 铸币法案 (第2/3页)
归根结底就是,从海外流入的金银或者说外部物质补偿,小于大明的生产力水平,从而导致市面上出现了钱荒的症状。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一是挫伤了投资实业的资本,二便是引起大规模的工人失业,从而出现市面大萧条的景象。
在朱由检看来,想要解决目前这个状况,一是增加货币供应,一是增加物资供应。但是在下面的那些官员看来,他们认为问题主要是出在了假币和纸币的问题上,正是市场上假币和纸币太多,才导致了足值的硬币被人为的储藏了起来,从而推动了物价的上涨。
因此这些官员认为,应当向市场投入更多的足值硬币,并减少纸币的印刷数量,从而稳定住物价。但是另外一些商人却不这么看,他们觉得应该和造假币者一样,向市场投入不足值的硬币,从而让那些造假者无利可图,储藏者没兴趣储藏,才能够解决钱荒的问题。
这两方人员的意见一直争论不下,就算是朱由检也是反复思量了许久,今方才下定了决心。
因此听完了汪云的主张之后,朱由检总算是确定了推动解决这件事的负责人。他点着头向汪云说道:“你的想法,朕还是认同的。
其实今找你过来,这第一件事便是同现在市面上的钱荒有关。就目前来看,短期内铸造足够满足市场需求的足值硬币,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想要稳定物价,解决钱荒的办法,就是发行不足值的硬币。但是想要让这样的硬币为百姓、商户所接受,朝廷还是应当给予他们一定的保证,否则这些硬币的价格很快就会跌破面值。
过去历朝历代都曾经发行过当五、当十的大钱,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大钱最终都被百姓所拒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因为,负责发行大钱的官员,只负责发而不负责收。他们强迫百姓接受大钱,却拒绝按照大钱的面值回收,这就等于是劫掠民财,自然也就不被百姓和商人所接受了。
所以,我们要发行这些不足值的硬币,首先就要同百姓讲清楚,这些不足值的硬币同样可以用来完粮纳税,并不会减值回收。只有当硬币的价格稳定了,接下来纸币的价格也就会跟着稳定下来。
我今要交代你的第一件事便是,推动并提出铸币法案,固定金银块同硬币之间的兑换比例,以国家的名义承诺无限回收硬币和纸币,维持住市场对于国家发行的硬币和纸币的信心。”
对于皇帝交代的这个任务,汪云自然是欣然答应了下来。这不仅仅是皇帝的意志,同样也是极为附和他们这些银行家的利益的。
这样的铸币法案加上之前的黄金法案,等于就构成了一个大明完整的货币体系,再不会像过去那样,让商人们无所适从了。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由国家进行正式承诺的无限法偿货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等于是加强了银行业者的权力,这使得他们可以进一步摆脱金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