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732章 西苑小会二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732章 西苑小会二 (第2/3页)

士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亲密无间的阶级友谊,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阶层,他们之间的关系同弱肉强食的动物并没有什么区别。毕竟他们的权力都是构建在土地之上的,而一个家族在承平时期是会不断繁衍的,比如大明的一个藩王曾经生了多达100个儿子,聚会时父子和兄弟之间都有不认识的。

    这些士绅家族虽然不及藩王宗室这么能生,但是比起普通的百姓来说,其家族人口的繁衍还是要快的多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他们不去兼并附近的土地,两三代人之后就会坠落到普通农户的阶层。

    时人常说,富不过三代,便是指的这种状况。普通士绅若是不能持续聚敛土地,三代之后基本就和普通家庭无异了。而大明朝还有另一句谚语,那就是穷不过三代,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一个穷人家庭能够之三代之内改运,而是说穷了三代之后这个家庭基本就要绝户了。

    既然士绅家族占据了多余的土地和女子,穷人无田地可耕,无女子可娶,自然也就要绝种了。大多数的士绅对于底层的现状还是很清楚的,因此为了不掉落到底层去,他们自然就要对那些看起来势力衰落下去的士绅家族或是小地主进行打压,从而把这些弱势家族踢出统治阶层,再吞并他们的土地了。

    封建王朝的土地兼并重来都是血腥而残酷的,在这种局面之下,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士绅阶层的友谊了。这一点从南明反抗清军的战斗中就能看的出来,大多数的士大夫起义,并不是败在清军手中,而多数是遭遇了同僚的背叛和出卖。

    就不要说其他人了,历史号称江南文人领袖的张溥,不就是死在江南士大夫自己手上的么。而被其扶植上台的周延儒听到张溥死讯,不仅连哀悼之意都没有,反而哈哈大笑的对自家的宾客说道:“天如死,吾方好做官。”

    这些南明士大夫的无耻和冷酷,由此可见一斑。指望这些人同舟共济对抗朝廷实施的政策,朱由检是第一个不相信的。虽然他对于历史记得不怎么清楚,但是江南士大夫抵抗清军的唯一能让他记住的一例事迹,也就是江阴八十一日了,但这可是阎应元和江阴一群市民的功劳,可不是什么缙绅领导的反抗之举。

    所以,朱由检就不信了,在军队支持自己的状况下,那些士绅能够闹出什么幺蛾子来。拜大明文官百余年来对于武臣的打压,军队对于这些文官士大夫一向没有什么好感。在孙承宗已经不问军务的当下,大明的文官根本无法干涉他对于军队下达的任何命令,哪怕是孙传庭也不行。

    有了银行业和军队的支持,钱谦益所率领的内阁能做的选择几乎很少。在崇祯的强势面前,本就不怎么硬朗的钱谦益,思前想后之下也只能对崇祯说道:“陛下何出此言?就算今年的灾害强于去年,局势也未必一下会败坏到这等地步。

    臣以为,只要朝野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对抗天灾,这个难关终究还是能够过去的。这些年来发生了这么多灾害,最终大明朝不还是一一扛下来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