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765章 海外起波澜七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765章 海外起波澜七 (第2/3页)

    阮富平最后两句嘱托几乎细如蚊喃,但是阮富金还是听到了,他心中大受感动,在行礼告退后不由止步回头说道:“兄长,要是形势真的无可挽回了,你还是退一退吧,起码山西还是有人会支持你的。”

    阮富平听了大为不满,正想训斥兄弟扰乱军心时,却发现弟弟已经掉头不顾的下山去了,他一肚子话语终于还是闷在了喉咙里,没能吐出来。

    当传令的亲卫和兄弟都离开后,山岗上又重新陷入了静默,此刻的谋士和其他亲卫已经不敢再上前劝说大将军跑路了。而阮富平一边焦急的看着山下战局的发展,一边则回想着出兵山西以来的这几日经过。

    应该来说,虽然被明人用计谋拖延了几日,阮富平当时也没往心里去,认为这反而给了自己时间整顿了下部队,加强了他对于义军的控制。而且就在他南下升龙府时,一路上也是势如破竹,附近的小股义军纷纷来投,更是增强了他的力量。

    当他抵达升龙府的时候,一路上能够迟滞义军行动的并不是官军的抵抗,而是这个季节充沛的雨水,及为大军开拔征集地方粮食物资等行动。山西到升龙府,不过短短的150里地,但是这只义军大部队足足走了近20天,平均每天行进不到七、八里。

    对于军队的行动缓慢,阮富平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他手中的这只大队伍扩张的太快,真正跟着他们兄弟一起起义造反的嫡系,还不到这只部队的十分之一,剩下的都是各方来投的势力,有些是和他们一样的农民起义军,有些却是过去的地痞无赖、山匪路霸,更有些则是为了防止变成义军针对对象加入的中小地主。

    因为队伍中的成分过于复杂,所以这只义军的军纪开始变得越来越差,原本颇受百姓支持的义军也渐渐疏远了他们。再加上军队人数的扩张过快,导致后勤供应不上,于是本就开始败坏的军纪就更约束不了这些新近加入了义军了。

    在他们向升龙府进军的同时,许多义军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同官军的作战上,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对于行军路线周边村庄的劫掠行动上。这些害群之马的行动不仅极大的损坏了义军的声誉,使一些原本反对郑氏苛捐杂税的百姓们再次投向了升龙府,更是造成了义军内部的分裂。

    以阮富金为代表的义军首领对于那些残害百姓的义军部队极为痛恨,认为应当抓捕这些义军部队的首领,在百姓面前进行审判以挽回声誉,再将他们的手下打乱安插到其他军纪较好的部队中去。

    然而已经给自己上了大将军封号的阮富平却被面前的大好形势给冲昏了头脑,他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攻入升龙府,取郑氏而代之,而不是停下来整顿约束军队的军纪。这种事情等攻下升龙府再说也不迟,至于那些百姓受到的委屈,则应当为大局忍耐一二,不能跑出来替义军添乱。至于那些在外面不能忍受委屈,非要在舆论上抹黑义军声誉的百姓,显然是郑军派出的奸细,应该予以严厉的镇压才是。

    除了这个理由之外,阮富平心里还有个不足为外人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