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803章 京华烟云十三 (第2/3页)
从股票债券上获得的收益,起码也是过去土地中所得的十倍,因此福王对于目前的生活也就没什么不满了。
只不过福王比自己的皇帝侄子要顾念亲情的多,对于河南巡抚王琦欺凌开封宗室一事,也是有些愤愤不平。因此当阳曲王等宗室成员在私下聚会大骂王琦时,他也是只做不知,并没有出面去阻止。
可是今日阳曲王当着崇祯的面说出这些言论,他就没办法完全置之不理了。在京城待了这么久,福王自然知道这位皇帝侄子可没外界传闻的那么宽厚,甚至对于宗室子弟还要更为苛刻一些。
而且阳曲王如此愤愤不平,福王也认为是事出有因,这不仅是因为王琦欺凌了开封宗室,也在于这位郡王的封国被皇帝无故夺去,心中也有所不满所至。
阳曲国虽然不大,但是作为太原的北面门户,是通往大同的交通要道。从太原修建通往大同的铁路,是无法绕过阳曲的。这原本对阳曲王来说是一件好事,光是靠着这条铁路他就能获得不菲的收益了,更别提内务府还在阳曲勘探出了大煤矿。
可就是因为煤炭加上铁路的利益太过惊人,不管是内务府还是投资铁路的山西士绅商人都不愿意多一个人分享这样庞大的利益,于是干脆就联手将阳曲王的封国收回了朝廷。毕竟这位只是一个郡王,而不是藩王。
对于这种飞来横祸,阳曲王自然是难以服气的,只不过有秦王和韩王的先例在前,他也只能忍气吞声的接受了这个现实。福王也是因此对于阳曲王有所同情,即便这位郡王今日有些口不择言,他也希望能够和平的化解阳曲王对崇祯的小小冒犯。
不过崇祯显然并不这么想,听到福王的话语后,他便干脆带着些许醉意借题发挥道:“叔父说的不错,这一笔的确是写不出两个朱字。早上不也是有人对朕说了么,这大明的天下终究还是姓朱的。所以啊,这宗室成员更应该为天下人做个榜样,承担起维护大明利益的责任起来。
比如像靖江王和庆王那样,主动前往祖国的边疆去开拓建设。又或者如唐王那样,为了维护大明的利益,在蛮夷之邦辛勤谋划。朕以为,宗室成员,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宗室子弟都应该向他们学习,不要整天在胭脂水粉中荒废生命才是。
所以朕打算,过了元宵之后,就派遣宗室子弟前往靖江国、印度大陆看看,一来可以去了解下海外风物;二来也可学习下靖江王、唐王是如何办事的。这样今后你们前往九黎州经营自己的土地时,也不至于束手无措,让海外臣民小看了去,诸位叔伯以为如何?”
听了崇祯这番话语,坐在下方的一众宗室都一脸惊呆的看向了上方的皇帝。在座的宗室谁不知道,靖江王和庆王被移封,完全是属于被自愿。若不是皇帝派唐王去逼迫,谁愿意抛弃经营了上百年的封国,跑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异域外邦从头来过。至于唐王,自从皇帝替他报仇之后,就成为了皇帝最为忠诚的宗藩,只要皇帝下了命令,天涯海角他都是会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