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一章 划时代的发明  吃货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七百一十一章 划时代的发明 (第2/3页)

以称之为顺风耳。千万里之外,都可以通过这个装置进行联络,就像两人当面说话一样。

    比如说,现在父皇那里的消息,通过这个电台瞬间就可以传输过来。

    今后大家无论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有个这个东西,马上就可以知道。”

    魏征疑惑地说道:“太子殿下,你是说咱们在这里说什么,通过这个,陛下那里马上就能知道,是这样的吗?”

    李承乾说道:“是的。”

    众人都不太相信。

    李承乾笑道:“我知道你们大家都不相信。这样吧,眼见为实。”

    说完,他对尉迟恭说道:“尉迟将军。”

    “臣在。”尉迟恭行礼说道。

    李承乾说道:“你现在带着一部电台快马出长安,就到芳林门那里吧,然后咱们进行联络。”

    “是,殿下,臣遵命。”尉迟恭带人走了。

    利用等候尉迟恭的这段时间,李端给众人科普了无线电通信相关的知识。

    忽然,放在桌子上的无线电台上面的指示灯亮了,报务员开始抄收电报。

    很快他就抄收完了,将电报递给了李端。李端拿出密码本儿,迅速的翻译出来上面的内容。

    尉迟恭的电文说道:“臣已经到了方林门,向太子殿下和各位大人问好。”

    “啊?是真的啊!”众人都惊呆了。

    李承乾说道:“给尉迟将军回电,让他报出芳林门城门官姓名,以及守门卫士的人数。”

    报务员敲打着手中的电键,发出了滴滴答答的声音。

    不一会儿,电台上的指示灯又亮了。报务员又接收了电报。

    电报上说芳林门的守城卫士一共是50人,现在当值的一共有47人。其中一人请假,二人病号。城门官的名字叫刘守清。

    “天啊,这也太神奇了吧。”众人又是一片哗然。

    房玄龄问道:“最远的联络距离能够有多远?”

    李佑笑道:“理论上说是可以达到无限远,不过为了保证信号的清晰,还是要限定一定的范围的。几千里地是没有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