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0章 蒙古部崛起  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40章 蒙古部崛起 (第2/3页)

韩侂胄的北伐之功被宁宗全盘否定,并将他列入奸臣之列,和秦桧相提并论。南宋没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也就罢了,韩侂胄和张浚为了国家统一、洗刷靖康之耻,都被怯懦的皇帝给无情抛弃了,甚至是暗算,南宋注定要亡于内斗,亡于安乐。

    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签订了嘉定和议,宋朝皇帝与金朝皇帝的称谓由以前的侄叔改变为侄伯,比对隆兴和议,更显不平等和屈辱性,和议条款为:

    一、宋金为“伯(金)侄(宋)之国”。

    二、宋输金岁币由银绢二十万两、匹改为三十万两、三十万匹,并另给金犒军钱三百万贯。

    三、金归还新侵的大散关、濠州等土地给宋,双方维持原来的疆界。

    四、宋将韩侂胄等主持伐金之人的首级献给金。

    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正统王朝南宋反向金求和,和议”不仅仅是把民脂民膏进贡给别人,而且是既丧失国格又丧失人格,可谓中国历史上并列第一的耻辱文章。

    安丙闻讯十分愤慨,曾作诗讥讽:“自古和戎掌权柄,未闻磕头可安边。生灵肝脑空涂地,祖父冤仇共戴天。晁错已诛终叛汉,于期未遣尚存燕。庙堂自谓万全策,却恐防边未必然。”

    朝廷闻之,以安丙妄言轻举,贬为益修守备。话说韩侂胄被冤杀,抗金大业在赵扩的摇摆不定之间流产了,折腾了几年又回到原地,嘉定议和一签,朝野震动,赵宋颜面尽失。凡是赞同过北伐恢复中原的官员都被视为韩党,叶适被夺职奉祠达十三年之久,陆游也以“党韩改节”的罪名被撸去了职名。

    赵扩在位后期,北方形势巨变,蒙古铁木真崛起,金朝连年为蒙所侵,被迫迁都于汴京。赵扩报仇,十年不晚。

    二十年多年前,杨通文和辛弃疾月夜聊天时,就预测蒙古必将兴起于大漠,吞并金国,威胁南宋,完成一统中国的大业,这预言正在逐渐的变为现实,成吉思汗率领他的子孙们东征西讨,领土、人口、财富成几何系数增长,蒙古帝国正如日中天。

    杨通文最小的儿子杨光烨也参与刺杀吴曦的行动,因为安丙对苗兵平叛的事实一字不提,不远千里入川的200苗家勇士仅仅得到为数极少的银两,吴曦之乱后被遣散回了城步寨。朝奉郎杨巨源将杨光烨留在了自己的身边,推荐他做了前锋统制,为沔州副都统制李好义节制。

    杨光烨在巴蜀之地听闻金国迫于蒙古帝国铁骑的压力,才和南宋朝廷缔结和约的。杨光烨还打听到蒙古领袖孛儿只斤·铁木真被蒙古部落尊称为成吉思汗,他的目标是要一统中国,向西发展,建立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

    铁木真的蒙古骑兵疾如飙至,劲如山压,有“蒙古旋风”之称,金国是阻挡他南下、西进雄伟计划的第一块绊脚石。

    成吉思汗为何在短短时间内崛起于大漠?杨光烨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杨光烨将军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