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3章 务农释兵权  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73章 务农释兵权 (第2/3页)

性和可操性严重取决于执行的时间和具体环境,缺乏环境适应性的政策,从来都是有害无益的。萧铣并没有看到这一策略的隐患,只图一时痛快。

    萧氏的政策,毫无疑问地带来政治紊乱和军事崩溃的双重灾难性后果。董景珍等元功宿将表示出强烈的抵制,但该项政策仍然强硬地推行开来,都城江陵周边的军队被解散一大部分,除了萧铣的亲卫军队,大量岳阳系统的兵力被卷入罢散的行列中。

    在明知矛盾已经逐渐酝酿扩大的同时,萧铣并未采取相应缓和措施,以稍稍安抚将军们的情绪。

    冲突没有意外地爆发了。罢兵造成利益损失最大的,自然是晋王董景珍,他既是岳州系军队的首领,又是萧梁的大司马——理论上的兵马大元帅。萧铣要散兵,就是要拿董氏集团开刀了。

    董景珍的弟弟董景贵也是将军,直来直往,他自然明白萧铣心里打的小九九,是要收割他们。对此,他选择了走黑道——谋反,密谋诛杀萧铣。

    结果因为保密工作没有到位,阴谋败露,萧铣来了个先下手为强,立即逮捕并斩杀了董景贵。可能萧铣觉得这样还不过瘾,马上下了一道诏书,赦免了董景珍,请正在长沙征战的董景珍速回巴陵。

    内讧已然形成,一道毫无诚意的赦令并没有什么作用。董景珍一听,心都结冰了,弟弟没保住,自己也差不多了,谁会提着脑袋,傻乎乎地送到江陵去萧三多砍呀?

    董景珍迅速向唐朝军队抛出了橄榄枝,派人与镇守巴蜀的李唐赵郡王李孝恭联络,接洽投降事宜。唐朝方面也十分快速地作出了反应,镇守峡州(今湖北宜昌)的许绍整军准备出峡接应。

    萧铣被迫接招,长沙是梁版图的核心区域,如果发生了里应外合的事件,后果将无法收拾。萧铣遂令齐王张绣率军进攻长沙,坚决地削平叛乱。

    董、张二人都是岳阳系人物,兵力众寡相侔,但一乱一顺,张绣自然是占了些优势。董景珍和张绣是旧交,这一次见面,居然是各事其主,不免有些尴尬。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张绣站在城下劝道。

    董景珍登上城楼,试图以此劝说张绣放弃进攻的意图:“前年醢彭越,往年杀韩信,您没听说过吗?何必互相攻讨?”

    “你投降唐朝,就是对皇上的不敬,杀无赦!”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杀了我,你也一样会被萧铣所杀的。”……

    谈判破灭,接着张绣进兵围城,两人开打。董景珍不幸被自己的诅咒命中,他的部队没能撑得住张绣的围攻,更没等到**许绍的援救,董景珍溃围而逃,结果被自己的部下所杀。

    成功平定董景珍叛乱,没有给萧梁带来多大的巩固,后面的场面更加难以收拾。张绣因功晋升为尚书令,成为梁政权第二号人物。得下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职权,张绣开心地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