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死灰复燃 (第2/3页)
的问题虽然八卦,但透着满满的求知欲,周老很愿意跟年轻人讲过去的经历,于是侃侃而谈。
“当时,疾控中心还没有改名儿,叫防疫站,对于基层防疫而言,最艰苦的莫过于冬季普查丝虫病。
丝虫病虽然在夏秋季节天气热的时候流行传播,但进行丝虫病普查却选在冬季,主要是因为其他季节有各种传染病要防治,冬春季有流脑,麻疹,流感流行,夏秋季有霍乱,伤寒,甲肝,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秋冬季有出血热流行,为了协调时间安排,就把丝虫病的普查放在了冬季。
当时,我还是个刚毕业的小防疫员,跟着带队老师去连海市各个县区普查,不论天寒地冻,下雨下雪,都要逐户逐人采耳垂血,为了完成受检率任务,对于一些不肯开门或是不肯采血的人,还要坚持做思想工作。
那时候,普查人员都自带被褥,经常打地铺垫稻草睡觉,休息不了几个小时,又得起床对采血剥片做染色静检洗片,工作量特别大,一般1~2天查一个大队,一个公社要查一个多月,日复一日,吃的差,住的差,天气恶劣,工作量超负荷,有时候一下县区就是一个多月。
我记得在1978年以后,在反复查治的基础上,连海市在丝虫病流行区采取全民服用海群生药盐防治丝虫病,就是把海群生药片粉碎后,按规定的比例混合到食盐中,供给居民食用,并根据丝虫病的流行程度服用相应的疗程。
在这个过程中,防疫站人员必须到公社督促拌盐工作,以保证药盐的质量。
这些措施对丝虫病防治的效果非常显著,经过多年的监测,连海市在2001年宣布达到消除丝虫病的标准。
自那之后,连海市再也没有过新增本土丝虫病病例的报道。”
周老说的很平淡,但应急小组几个人都能感受到当时工作的艰苦,王笑笑感叹,“哇,没想到丝虫病的防治是这样的,往居民的食用盐里加预防性药物,跟现在的往食用盐里加碘预防碘缺乏症的原理一样吧。”
“虽然预防的疾病不同,但手段一样,效果都很好。”
小楚感慨,“没想到以前的疾控工作那么辛苦。”
周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