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偷工减料 (第2/3页)
进过祠堂。
说着,唐木舟拿出一张纸给我看。
上面画得是一些树枝线条一样的东西,我摊开一看,发现,居然是族谱。
我们唐家在青神县的起源,是从一个叫唐信长的外来年轻人开始的。当年,这人到了青神县来的时候,就快饿死了。
他倒在一个绸缎铺门口,第二天一大早老板开门就发现了唐信长。
老板人心还不,给他喝了水,又弄了点儿米粥后,唐信长醒了过来。后来,他就在这家店里留了下来。
他人挺能干,也能吃苦,还聪明,什么事儿一教就会了。
绸缎老板观察了他一段时间,就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他,后来唐信长,继承了绸缎铺,并且把它发扬光大。
我们唐家,也就这样一代代延续下来了。
后来家道中落,传到我们这一代,我就只有我跟唐木舟了。
唐家之前的老宅其实挺大的,听奶奶说,最辉煌的时候,家业相当于现在的三条商业街。
回想起来,如果能一直传下来,我还至于租着这小小的一间店铺,每天过得这么抠抠搜搜的?
叹息归叹息,那些辉煌都是曾经的。
我的路就在脚下,要是一直回顾从前,那什么都干不好。
听王钢说,他进过一次车站,恍惚中,他确实看到了祠堂什么的。照这么说的话,那车站里说不定真是我们唐家的祖祠。
许茵茵说里面挖出了大东西,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我说:“想要认祖归宗,就得拜拜宗祠,宗祠估计就在那车站里。现在车站都被围了,咱俩怎么进去?”
唐木舟也一筹莫展:“想想办法吧。”
中午我们决定就在店里吃,我弄了个小龙虾,唐木舟觉得味道很不错。
我问他就这手艺,卖的话能不能火,汤姆住却说还是差了点儿。
梁园问他差在哪里,唐木舟说是卖相。
“你这东西太实在,一大盆就真的满满一盆,人家一斤龙虾能做一碰,你这一盆得三斤了。”
我拿起一只虾啄了一口上面的油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