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听说这叫《三字经》 (第2/3页)
程中,二人不时打着哈欠,泪水从眼眶中渗透出来。
原以为蒙毅会耗时很长时间,可没想到他行动如此之迅速。
待完成之时,左谷蠡王让赫敏亲自朗读出来,他讨厌字,更是对秦国小篆一窍不通。
赫敏拿过竹简之后,便听她念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在赫敏读来,蒙毅所写的东西,皆是朗朗上口,恰是适合初入学堂的靴学子。他们或许不知,此乃《三字经》,正是古代少儿启蒙的必备读物。
只不过《三字经》的出现是在宋朝,距离公元前221年的秦国时代,还有个千八年的。
而在《三字经》中,所提到关于中原的历史,便是被蒙毅不自觉的略去。
诸如:“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至于为何如此?连蒙毅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或许是潜意识所为。
赫敏拿着厚厚的竹简,逐字逐句的大会念出来后,所有人都将最大长大开来,满是惊骇无常。
尽管左谷蠡王和右贤王二人皆是莽夫,饶是如此,他们也是听得出来蒙毅所撰写的东西实在太棒了。
尤其是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字与字之间,颇为押韵,也算不得晦涩难懂,对于启蒙读物,《三字经》乃是最佳良品,无出其右。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郎朗的读书声,于王府之内传遍开来。
在人们听来,本是躁动的内心,也是随之变得温和下来,这些奇妙的文字就好像具有魔法似的,让人静静的聆听,感受这世界的美好。
《三字经》的篇幅很长,赫敏读了很长时间,但她丝毫不觉疲惫,反而乐在其中,从小到大,从没有像今天一样觉得读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随着“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才算是结束。、
赫敏洋洋洒洒,痛痛快快的将这篇《三字经》读完之后,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畅快感觉。
待读完之后,她忍不住说道:“写的太好啦。”
所有人都赞同赫敏郡主的话,连连点头。
而此时,左谷蠡王和右贤王听完之后,无不仰天大笑,老天爷真是把一个活宝送到这里来。
本来约定好的十天时间,而今不到一个上午,便是全部搞定,让这两位王爷心中颇为振奋。
不多时,左谷蠡王和右贤王便是将蒙毅撰写的竹简抱起来,便是朝着王宫跑去,顾不得什么王爷形象。
来到王宫之中,单于还略带些惊讶,方才交由他们二人的任务,时过不久便是再次来访,说是已经写完了,不禁让他有些疑惑。
但单于还是带着疑惑的将手中的竹简逐字看了一遍,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