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八十章 离载人登月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第2/3页)
却比测试时更显专注——一场关于极限测试的复盘会正在进行,吴浩坐在会议桌主位,面前摊开的测试报告上布满红色批注,每一处都指向系统优化的关键节点。
“首先要解决的是电磁干扰问题。”吴浩指尖点在报告中“二氧化碳传感器异常”的章节,屏幕同步调出当时的电磁监测曲线,“备用电源启动时产生的 1.2kHz低频干扰,虽然通过软件修正暂时解决,但载人时必须从硬件层面根除。周总,技术组提出的屏蔽方案具体怎么落实?”
周向明立刻起身,调出三维模型——传感器周边包裹着一层淡金色的金属网,与舱壁之间留有 5毫米的空气间隙。“我们计划用坡莫合金制作屏蔽罩,这种材料对低频磁场的屏蔽效能能达到 80dB以上,再在屏蔽罩内侧贴一层导电布,阻断电场干扰。改造后会在地面进行 100次模拟测试,确保干扰值低于 0.01mV。”
“很好。”吴浩点头,目光转向余成武,“下一批物资补给的时间定在驻留第 40天,食盆滤网和屏蔽罩的生产进度能跟上吗?”
“完全没问题。”余成武递上一份生产计划表,“食盆滤网已完成 3D打印,采用食品级 PP材料,孔径 0.5mm,既能挡住坚果壳,又不影响水流;屏蔽罩的坡莫合金板材今天上午已到货,加工周期 5天,能按时装上补给舱。”
会议进行到一半,测控岗位突然传来汇报:“吴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消息,补给舱的运载火箭已完成总装,预计驻留第 38天从酒泉发射场升空,地月对接窗口定在驻留第 40天 14点。”
吴浩立刻调整会议议程,调出地月对接的轨道模拟图:“补给舱与科考站的对接精度要求是±10厘米,比之前的飞船对接更严格,因为要传输活体所需的新鲜营养膏和实验设备。测控组要提前 24小时启动深空测控网,确保对接过程中信号不中断。”
时间在密集的筹备中飞速流逝,驻留第 40天如期而至。指挥大厅主屏幕被分割为两部分:左侧是酒泉发射场的实时画面,乳白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