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千四百一十七章 用双手建起的“奇迹”  军工科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四千四百一十七章 用双手建起的“奇迹” (第2/3页)

:“这个主意好。基地不仅是科研和工作的地方,更应该是有温度的家。等家属们来了,让他们看看我们在月球上的生活,看看我们种的粮食、养的微生物,看看我们用双手建起的一切。”

    接下来的几个月,基地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月探四号”的返回舱顺利停靠在基地对接舱,带回了重达50公斤的月球深层土壤样本,陈玥的团队通过对比表层与深层微生物,提出了“月球生命内生假说”,引发了全球科学界的轰动。氦-3开采区经过加固和技术升级,转化率稳定在40%以上,首批商业氦-3运输舱成功抵达地球,为地球的核聚变发电提供了清洁高效的能源。

    苏晓宇的“地球味道”饭馆扩大了规模,还招聘了两名擅长不同菜系的厨师,菜单上新增了东北炖菜、江南糕点、XJ烤串,每一道菜都带着浓浓的家乡味。饭馆的墙上贴满了基地人员和家人的合影,还有孩子们画的月球基地,温馨而热闹。

    李锐的女儿朵朵每天都会给爸爸发语音,分享学校的趣事,倒计时着探亲的日子。李锐则在工作之余,亲手为女儿打造了一个月球模型,上面精准复刻了基地的每一个建筑,还在生态种植区的位置,用绿色的材料做了一片小小的麦田。

    陈玥的红豆苗长得越来越高,已经抽出了细细的藤蔓,沿着玻璃罐攀爬。她在实验室里开辟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植物角”,种上了绿萝、多肉、甚至还有几株小小的辣椒苗,每一株都长得生机勃勃,为冰冷的实验室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月球标准时半年后,“星尘六号”运输舱缓缓停靠在基地的对接舱。舱门打开的瞬间,朵朵第一个冲了出来,扑进李锐的怀里:“爸爸!我终于见到你了!”

    李锐紧紧抱着女儿,感受着久违的温暖,眼眶再次湿润。妻子跟在后面,笑着看着父女俩,眼中满是欣慰。同行的还有其他十几名家属,他们带着地球的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