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生日 (第2/3页)
考上大学,都没有办宴席。
要放过去,虽然不喜欢肯定也会办,毕竟你不办但拦不住别人办,虽然很多亲戚不走动,但办事依然需要送礼,这样一来岂不是有出无进。
不过高考那年,宁远就有了挣钱的渠道。高三寒假回去的时候,宁远带回去拍《还珠》挣到的几万块钱,而且有了光明的前途,所以后来收到通知书的时候,宁大强询问宁远的意见,宁远说既然不喜欢就不办了,也不在乎那点钱。
这些年,因为收入水平的关系,老家礼金都不高,除了至亲一般送几百甚至上千外,其他亲戚,大多一百,而自家的更低,三五十块钱。
而东家要付出的,流水席三天的开销就不是小数目,尤其是自家,送几十块钱全家老少一起来吃两三天,本都不够。
关键是累。
在当年,宁大强怕人说闲话,送得少还一拖四,所以每次去送礼就他一个,顶多带着小肉墩宁雪。
这也是前年舅爷家办酒席,宁远他们没去的原因,要不是表叔来家里请,宁远也没想过去,不是看不起,而是多年习惯了。
宁远提前没有跟家里说,只给宁雨说了,她今年开学晚去几天。
在路上的时候,宁远给姑妈打了个电话,说自己明天回家,请她和姑父来家里吃饭。
宁远并没有说过生日的事情,真要这么说了,姑妈肯定又是一番浓重的准备。
就像普通人如果去有钱的亲戚家,往往会担心送礼轻了被嫌弃,虽然绝大多数有钱的亲戚并不在意,但他们自己心理上,就觉得少了拿不出手。
这次宁远也不是一个人回去的,跟朱晓静一起,宁远也没告诉她,就说给她放个假,回去休息下。
今年上半年,朱晓静招了几个管理人才,再加上公司基本步入正轨,暂时也没有新的投资,笑傲江湖和金粉也都拍完了,沙保亮的新专辑卖的不错,主要是宣传。
至于宁远,下半年的重心是话剧展演,虽然公司也参与一部分投资,但具体由话剧院和江志强的公司负责,所以朱晓静也空闲了下来。
还是飞机飞到鄂城,然后打车回凌山。
信义的机场得十来年后才建成通航,而且位于信义和驻牛店之间,不过因为有高速,虽然距离也不短,但下了飞机,打上车走G4转G40高速,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家了。
而鄂城的天河机场,最近的路线只是一条省道,就慢了不少。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因为从南边的鄂城回来,所以经过县城南边的时候,先送朱晓静回家。
宁远本来想着朱晓静下车就走,结果姑妈姑父已经等在那里,没办法,只好结账下车,留在姑妈家吃了晚饭。
晚饭后,宁远到街上一家蛋糕店定了个蛋糕,然后才叫了个三轮回去。
看到宁远突然回来了,宁大强有些愕然:
“怎么现在回来了?”
倒是宁岩和宁雪兴奋不已,一个接过宁远左手的包,一个接过宁远右手的包,愉快的到一边去了。
86年的宁岩,今年已经16岁,下学期就上高二了,宁雪也14岁,下学期就是初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