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300年 (第2/2页)
往四川の新移民可免幾年賦稅。
以后100年間大約有600萬人从湖南、湖北、广东(客家人)、河南,江西、福建、广西等省浩浩荡荡往四川涌来,其中湖广就有300多萬。
以成都为例,按清末《成都通览》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大规模的移民潮后来甚至影响到了湖广本身的人口结构,遂又有“江西填湖广”移民潮出现。
今日大約有85%的四川人爲湖廣填四川的後裔。
我袁家的祖先就是一个江西吉安穷苦农民,300年前,在康熙皇帝的伟大号召下毅然走上“湖广填四川”的不归路,一路餐风露宿,讨口到达四川资中,落脚在双石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耕读传家,到我爷爷这一代已历经300年风风雨雨。
到爷爷这一代,光是还留在祖宗创业的双石铺这一枝在资中内江这一带已经是一个有十兄弟的大家庭,在我爷爷的名下有16口人,这一枝总共已有大约有150个人丁了!300年,袁家有多少分支?!只可惜族谱在土改中被烧掉了,无法统计。
“湖广填四川”的祖先们是何等的丰功伟绩啊!
我们后代从内心崇拜自己的祖宗那种坚韧不拔,勤俭节约,耕读传家的民族精神,崇拜我们的中华民族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中,仍然狭缝求生,以至于一代代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我爷袁受益是我祖爷的第十个儿子中的老二,讲这些故事的袁仲谦是老三的孙子,在资中文化馆工作,还有生前在税务局工作的老八的孙子袁正善。没有祖先的辛勤耕耘,哪来的后代根深叶茂?
我袁家在双石铺勤勤恳恳耕读不息几百年,终于渐渐变成一棵参天大树,我家到我爷爷这一代已经“发家致富”,不但在双石铺有自己的田地,还在资中街上做起了生意,开起了糖厂,成了一个乡绅。 猫扑中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