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六三二章 一怒碎瓷  鉴宝秘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六三二章 一怒碎瓷 (第2/3页)

事儿气出了毛病,积年累月下来,身体越来越差,要看好病,医生说最少也得花费十万块。”

    “岩村小学的老师?”

    “对啊。”

    农民回答道。

    “那他是怎么被气病的啊?”

    张天元好奇地问道。

    农民叹了口气,正准备说,不过却被张天元打断了,将他从地上扶了起来。

    “别人不信你,我信,能去岩村小学教书的老师,那都是好人,现在你说吧。”

    农民有点感动,握着钱包的手颤颤巍巍的,这才叹了口气,讲起了自己父亲的事儿。

    原来他父亲叫张茂林。

    张茂林是名教师,教了几十年书,整天在四堵墙里和孩子们打交道。

    除了教书之外,张茂林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古玩。

    按他的话说:玩古董,不可把钱看得过重,完全出于爱好,它可以增长知识,还能陶冶情操,又能交朋结友,乐在其中。

    所以,有事没事就爱和他的同行交流沟通,也爱到古玩市场转悠。

    这天,张茂林来到滨河市的象山古玩市场。

    走进一家商铺,他一眼看中了一对青花瓷瓶,便走上前去,仔细的欣赏起来。

    商铺的老板是一个中年男子,见来了顾客,起身迎上前去,热情地介绍道:“师傅,这可是晚清的官窑正品。”

    张茂林随口问:“要卖啥价?”一边说着,一边继续端详着眼前的瓷瓶。

    “一只一万,如果两个一起要,可以便宜点!”

    一个才要一万元?

    光听这价张茂林就觉得这肯定是现代人的仿制品了。

    张茂林多少还是对这个有所了解的,这青花瓷瓶,清代最出名的就是康熙年间官窑产品,现价至少在百万以上。

    眼前这对瓷瓶,属粉彩婴戏双凤耳大瓶,高约七十公分,不管是从做工,彩绘还是釉色虽然十分讲究,但与真品仍有明显的差异。

    为了探个究竟,那还要看看它的胎质才能确定。

    于是,他就顺手抓住瓷瓶的两耳把它提了起来。

    这一提不要紧,谁知没把瓷瓶拿起来,却把一个瓶耳提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