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七零九章 老坑洮砚  鉴宝秘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七零九章 老坑洮砚 (第3/3页)

坑洮砚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

    如宋代赵希鹄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晁无咎砚林集中有诗并铭: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爱,目鸲鹆,何以易之,鸭头绿。

    金代元好问曰:王将军为国开临洮,有司岁馈,可会者,六百钜万,其于中国得用者,此砚材也。

    近代“老坑洮砚”作品屡次作为国礼赠与国外元首,敦煌菩萨砚以甘州政府名义赠与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反弹琵琶砚赠与日本前首相竹下登。

    洮砚老坑石在四大名砚中储量最少、最难采集,特级老坑石早在宋末就已断采,现在每得一块洮砚特级老坑石都相当于是得到千年的古董。

    宋初,王陬收复洮砚石材产地洮州,被封为赵土司管理矿区,洮砚被选为皇宫贡品,只有皇朝高官、文豪富商能够拥有,百姓只是听闻甚至难得一见。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可见洮砚老坑发墨不弱于端砚老坑,但采集难度更大、石料稀有、更难获取。

    郭培元论洮砚:“世人知洮砚之妙,至有胜端歙之处。自宋以后名隐而不显者,因地处边陲,得之不易,兼无专书著录之故,非才不良也,诚为憾事”。

    已道出洮砚虽有胜端、歙,但自宋之后老坑石逐渐绝迹,得之不易。

    洮砚老坑石的稀缺在市场上尤为明显。

    甘州洮砚志记载:“凡物产于舟车交经之区,则其名易彰,而播易远诸如端、歙。

    产于梯航难及之乡,则其名不彰,而播不速,物因有幸有不幸欤

    陇上鄙处西北诸如洮砚,关山险阻,而彼洮石之绿沉泽腻天然胎孕者,实不幸产于斯土,则其名不若端与歙之彰,其播之不若端与歙之远且速,自不待论,此洮石之一厄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