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八零六章 谁才是冒牌?  鉴宝秘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八零六章 谁才是冒牌? (第2/3页)

初想娶甄妃的是曹植,结果却被曹丕抢了先,曹植却一直念念不忘。

    在甄妃死后,曹植入朝去觐见曹丕,曹丕拿出甄妃曾用过的金缕玉带枕给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场。

    到了晚上,甄后之子曹睿摆宴请自己叔叔,干脆把这个枕头送给他。

    曹植揣着枕头返回封城,途经洛水时梦见甄妃前来与之幽会,有感而发,写成此篇。”

    听完此人的话,张天元笑了笑道:“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可惜的是,编的有点不靠谱儿。

    历史上的曹丕,是个出了名的小心眼,对自己的弟弟从来欲除之而后快,七步成诗的故事人人皆知。

    曹植被他死死囚禁在封地大半辈子,最后郁郁而亡。

    其他兄弟如曹彰、曹衮、曹彪等人,处境也是一样凄惨。

    曹丕这种防兄弟如防贼的态度,就连陈寿著史时都有点看不下去,评论说

    待籓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

    这样一个男人,如果知道弟弟觊觎自己老婆,不怒而杀之已属难得,怎么可能还会把老婆遗物拿出来送人呢?

    何况送的还不是寻常之物,而是暧昧之极的枕头。

    后世李商隐揶揄这段典故,写了一句诗:宓妃留枕魏王才,可见枕头这东西,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不良联想的。

    曹丕再缺心眼儿,也不会这么主动把一顶绿帽子戴在自己头上。

    由此可见,李善这个故事,编的着实离谱,不值一信。

    所谓曹植与甄妃如何如何,不过是文人的美好想象罢了。

    甄后,是曹丕的妃子。

    作为小叔子的曹植居然动了爱慕之心,这就兄弟之道言,是其不义,就君臣之道言,是其不忠。

    不义不忠,大逆不道,成何体统

    于是从古至今,便有一支浩荡大军,来辨伪正本,口诛笔伐。

    唐彦谦曾经说:惊鸿瞥过游龙去,虚恼陈王一事无。

    陈王,就是指曹植。

    宋人刘克庄却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