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七章 小地方大专家 (第3/3页)
但锈似乎又薄了点,是不是用胶水粘上的?
我放在鼻子前一闻,没有化学胶水味。
往地上小心一扔,听铜声无转音,有岁月的痕迹,现代人造假,金属应力很难改变,于是我断定,这是一枚真钱无疑。
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和老板打起了太极:这个乾隆多少钱?
老板说:我又不玩钱,不懂,你看着给。
我说:你也知道,乾隆钱不上价,一般1元一枚。我给你1元吧。
其实,这枚钱能值600元,但这时候如果你出价高了,老板一看,这个钱怎么会这么值钱,莫不是国宝,别卖漏了,就会不卖了,要回去打听一番,研究一下,你也就买不成了。
这时只听老板说:还没开张呢,咱们认识,你怎么还不得给我来个彩头,给我2元。
我说:好吧,以后再拿别的钱来,可给我留着啊。
于是一枚品相一流被乾隆迷称为身份象征的大宝晋被我收入囊中。
还没高兴完,忽然又一枚钱进入了我的视野,它通体发绿,厚约2。我拿起一看,又是一枚乾隆。
这是一枚宫钱,又叫万选钱,是乾隆大寿挂宫灯,放在底部压灯用的。
锈很多,上手看不出是一枚钱,莫不是现代人用合成塑料做的?
我用针在内郭处一划,金黄夺人眼球,是精炼黄铜没错。
乾隆多少钱?
10元!
别没数了,我刚买了一枚,你看才2元,比你的字都清楚,你看。你的莫不是塑料做的,都看不清铜
我尽量把该钱的优点当缺点都说给他,摊主也许真不懂,撑不住了,你给多少?
2元。
最少5元!
就这样一枚品相极佳、市值百元的乾隆样钱又被我买了下来。
没想到,一天捡俩漏,现在想来还很得意,也许这就是收藏的魅力吧!
不过捡漏时候少,打眼吃药的时候更多。”
说到这里,中年人笑了,有点尴尬,不过也有点释然的意思。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