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二八章 故意留下的线索  鉴宝秘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二八章 故意留下的线索 (第2/3页)

8.2,底径3.85,物高3.8,造型为侈口,唇沿薄,卧足,薄胎洁白精细,白釉泛青,莹润致密无棕眼,器里光素,外壁绘山石牡丹子母鸡,底足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楷书铭款外加双框。器足和底心都有碎开片,整体精巧秀隽,从上到下以一定弧度缓慢内收,不争夸张而求内敛,线型宛转流畅,工匠制作时别具匠心使其更具实用性。口沿的设计为侈口,饮用甚为方便。装饰方面,外壁安排一幅清秀妍雅的山石牡丹和跃跃欲动的子母鸡,小鸡都作展翅欢腾愉悦之态,两只公鸡一只呈鸣啼状,一只回头张望母鸡觅食,整组画面生动活泼。”

    “如果用这十一盏鸡缸杯与故宫传世品比较,发现在式样排列上基本一致。(九焰至尊)两边都绘公鸡、母鸡和三只小鸡及一只小虫。然而细观之,我们就会发现公鸡的尾部略上翘,而且小鸡体形清健秀隽,尾巴也上翘,与众多传世品有所不同。故宫所藏鸡缸杯,其画公鸡尾巴下垂,小鸡体态肥硕,尾部圆实成半球状,尾尖不很明显,脊背比较平直。而这十一盏鸡缸杯上的小鸡背部线条宛转适度,山石画得较为高峻且有浓淡层次,牡丹花叶比较紧凑。故宫传世品的石头却宽矮,牡丹花叶疏密有致,排列更为美观。”

    “让我们再作进一步分物析。我们看到此件残器青花色泽浓翠华,山石浓淡层次明显用小笔头浑水着色,线条相对较粗,釉面比较清润,山石牡丹布局也较紧凑,胎体稍厚。故宫所藏则整体布局适度,小鸡浑圆可爱,釉面柔润温和泛雅黄色,玉质感极强,胎薄且洁白细腻,青花淡雅线条纤细。说明制瓷业在当时已相当成熟发达,这与《成窑遗珍》所华述成化窑第三期特征相同,应属成化后期制品(成化十七至二十三年)。清唐英《陶治图编次.圆器中物修模》:‘圆器之造,每一式款中博动经千百,不模范式款断难画一。(宝鉴)……凡一器之模,非修数次,其尺寸式款烧出时定不能吻合。此行工匠务熟谙窑火、泥性方能计算加减以成模范。景德镇群推名手不过三两人。’”

    “由此可知杯、碗、碟等圆器,在制作之前都须按图样做出范模,以求大小统一,方便绘画。那么,由此大家可以看出,圆器在同一时间同一种类的官窑瓷器中,尺寸样式应相同。我也曾做过这种“圆器”研究,事实也相同,小件器尺寸不会相差±2。因此可以断定,这十一盏鸡缸杯与故宫传世品显然不再同一个时期,赝品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听到这里,君如海说道:“没想到你对故宫传世品的研究竟如此详细啊。是不是事先做过功课啊?”

    张天元摇了摇头道:“做功课的不是我,而是我的朋友。他当时制作这东西,其实就是参照故宫传世品做的。只不过自己稍加改造了而已,就是为了做得不够像,会有些差异,免得到时候无法验证是赝品。”

    “可是这种情况也会被误认为是当时工匠的笔趣啊!”马雍捋了捋胡须道。

    张天元摇头道:“马老说的是一种可能,但在我看来,那并不现实。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