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二章 如画似诗的珍品 (第3/3页)
作灵感。
一块树化玉便是一个故事。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比如:墨蓝树化玉的特殊形成原因:由于远古的树木已然倒下,却没有腐烂,蓝藻顺着树木的裂缝逐渐渗入生长而形成,之后天崩地裂化作玉石。于是可以看见美丽的条纹状纹理在玉石上弥漫,深处墨浅处蓝,其稀有。
这幅图画不仅美丽,而且立体。它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个平面,而是具有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空间,如镂空的蛀洞、烂穿的树心,甚至还有树心的结晶和附生物。从这方面看。与其说它是图画,不如说它是天然雕塑,但雕塑却没有它的靓丽、细腻、逼真。
石头是泥土之精、大地之魂、地球之脊,玉石更是石头中的,它与大地同存。与日月同辉。它以其古老的生命穿越时光来与现代明交流,沟通传情。它是我们所处的地球从无到有、由微至盛的见证。它还会继 ...
续默默地关注现代社会和地球,不停地诉说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故事。
而且在经过洗磨抛光后,树化玉就显示出流光溢彩的玉石质地,观之晶莹欲滴,光亮如冰,抚之温润腻手。恬爽舒适。从中显示出的年轮、纹理以及缤纷斑斓,变化万千的色彩和它流露出来的那股天然神韵,无不让人爱不释手,如痴如醉。
树化玉必将成为新一代案头摆设、家庭的装饰、庭院布置的显贵。即使最后我的判断错误了,那我也不会后悔的,这东西有它自己的美。懂得欣赏的人,能够永远理解它的美,不懂得话,就当我没提过吧。
树化玉的欣赏价值还体现在它阅之不尽的内涵和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浩瀚的传统化。
树化玉质地上看属玉,玉石化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明史,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占卜算卦到求医问药,从婚配丧葬到日常的吃穿住行以及人们之间交往的礼信物,几乎都能看到玉器的影。
孔先仔细了解和总结了玉石的特征,人性化地赋予玉石的性有“十一德”,并把它作为当时君的楷模,认为君应“比德于玉”。后人将“十一德”浓缩为“九德”、“五德”,把对玉的审美和当时做君的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玉石与人性、物质与明的融会贯通,水乳交融,使玉石化更是底气十足,在各种化中独竖一帜,影响悠远。
树化玉又属硅化木,由于它的奇妙、奇特、奇美和天然成趣的特征,从型上说又可归类于奇石或观赏石。而奇石化在我国也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山海经》便对奇石有明确清晰的记载,当时人们就开始收藏和欣赏各种奇石,并把它列为贡。一直以来,人们都将硅化木用作皇家宫苑、园林建筑、厅堂雅室的装饰,在案头书桌中也广为应用。
历代的玩石者在玩石过程中还对奇石进行分类归纳,并总结出了诸如“形质色纹韵”、“皱瘦漏透”、“奇秀险幽”的欣赏标准,提出“人道石道以石悟道,人性石性以石养性”的赏石境界。我们在欣赏奇石时,不仅在视觉上得到了大的愉悦,也欣赏到一种化,使精神和情操都得到一种升华。
树化玉归根到底还是树化玉,人们在了解和研究树化玉的沧桑经历、玉质树形的特征中会得到很多启示。
这东西本该成为收藏,却沦落成了下里巴人的玩物,多少有些可惜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