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你叫我什么?  简单活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十七章 你叫我什么? (第2/3页)

茶壶,又起身从厨房里提来苏泊尔不锈钢烧水壶。

    当滚烫的沸水注入茶壶约400ml时,我停下来,用镊子将公道杯和4个玻璃杯夹入玻璃器皿,接着,用沸水冲洗片刻后,取出放在茶几上。

    看看手表,一共30秒后,将过滤器夹出,把润茶后的水倒入玻璃器皿。

    接着,过滤器再放在茶壶顶部,起身去厨房把另个一铁茶壶的沸水取来,冲泡5秒后,倒入茶壶。

    再用公道杯一杯杯度量后,斟入每个人面前的带柄扁圆玻璃茶杯里。

    “请叔叔阿姨品茶,张姗,你也请。”我做了个自认为很帅的请喝的手势。

    “啊,你叫我什么?”张姗脸若寒霜,终于忍不住了。“又忘了约定了嗯?”

    “哦,清清,请喝茶。”我声音很小地说,毕竟,和她父母第一次见面,也不知道人家相不相得中咱?还是别显得太亲热了。

    “没听见,大声点。”小妮不依不饶。

    “清清同志,请喝茶。”我只好放大了声音,一边看着他父母的反应。

    “哈哈哈,”林阿姨先笑出声来。“丫头啊,你就作吧。”

    “妈,他不听话。你得帮我。”女儿娇羞地依偎在母亲身畔。

    “姗姗,别胡闹。”老爸微笑着制止。

    “啊,没事的。”我端起茶杯示意。

    “不错,”男人品了一口,“回甘生津,喉韵沉稳,深远。好茶!”

    “叔叔真是行家!”我由衷佩服。

    “这几年,闲下来,研究了一些茶道。只是,你为什么不用紫砂壶浸泡呢?”内行看门道。

    “叔叔阿姨,3年内的老班章汤色金黄明亮,3年之后金黄开始向黄红转变”我虽然知之不多,但是,杨同学的讲解都被我记住了。“用玻璃杯更能显示茶色的视觉冲击,所谓色、香、味俱全。另外,我瞎说啊,这种极品大叶野生古树茶,本身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和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花蜜香之间”。

    我又给诸位斟了一杯,看见她们的茶杯都还剩不少,我接着说道,“紫砂壶的材质会对某些其他茶叶产生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对老班章却适得其反,破坏了普洱茶的王中之王的茶气。

    老班章的苦涩退化很快,一分钟左右就转而回甘,饮过老班章之后整个口腔和咽喉会感到甜而润滑,而且时间会很长,如果没有吃什么刺激性食物,这种甘润感会持续几个小时。这就是茶气。”

    “哦,看来你还很有研究嘛!那这茶叶能冲几道呢?”

    张叔又品了一口。

    “有个顺口溜,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但今天我们六道就行了,因为,您们是最尊贵的客人。”

    “小刘,会说话哦。”阿姨有些感动。

    “哎,小刘啊,我在国外待得久,像铁观音啊,大红袍啊,什么花茶啊,喝得多,这普洱茶第一次喝,它产地在哪呢?”叔叔饶有兴趣询问。

    “行政区划上,老班章属于云滇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管辖。与景洪市有100公里左右的车程。“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开始便以山头的名称来界定特定口感的普洱茶。班章即勐海县班章村委会下辖的老班章、新班章,两个村寨所产的云滇普洱茶,老班章也叫下班章。”

    我认真介绍。

    “我听说过有个普洱市,没听说西双版纳州,还有什么勐海县啊!”

    看看,叔叔旅居国外,还是很关心国内的。

    “这就不好说了,我举个例子吧。”我轻轻说道,“我是天府省人,在天府和云滇交界的地方有个泸沽湖。2/3的主湖面及相连的草海(草海有一座世界闻名的木桥),属于天府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镇;1/3的主湖面呢,则属于云滇省的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但人家开发较早,宣传力度又很大,2000年就被云滇省报批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现在也是AAAA级。所以很多游客便以为泸沽湖是云滇的。那里的确风景如画,湖面的能见度为最深处为11米,泸沽湖的摩梭族现今还保存着男不婚,女不嫁的走婚习俗。”

    “普洱宣传力度大,所以人们就不知道西双版纳和勐海了,对吗?”

    亲爱的,你都会抢答了!

    张姗和我待久了,很默契,心有灵犀,知道我言下之意。

    “对的,”我赞赏有加地看了看像个女主人似的很自然走来走去,抢着斟茶递纸的张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