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南柯一梦  简单活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七十九章 南柯一梦 (第1/3页)

    好人有好报,坏人像膏药!

    范刚,最后一次提他的名字了。

    原来,子江所在的集团公司,收购了东海一家轻工行业的国营上市公司。停牌期满后,和范刚所在的房产公司,签订了收购其在某区的开发用地500亩的框架协议。

    在此期间,范刚通过股票交易系统,购买了该上市公司低价股票50万股。

    得益于哥们写的可行性报告,框架协议签订后,该股票疯涨,成为当年初最耀眼的妖股。

    前段时间,这家伙卖掉股票,净赚了1000多万元。

    有了这笔流动资金,底气足了,回头和上市公司谈判,土地购买价格。

    “必须在原来定的基础上,每亩价格上调50%!”

    他很霸气地宣布。

    当年,受制于房产下行,土地价格也走出了两三波正弦函数曲线图像。

    但最大波峰和最低波谷的差异率,也不到20%。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扯来扯去,上市公司同意购买价上调25%。

    合同签订后,正好碰上他儿子小杂皮和我的案子。

    尘埃落定时,他岳父,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监狱里,心理落差太大,心肌梗塞,死了。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他儿子和弟弟,也身陷囹圄。

    因为我的原因,迁怒于子江,波及到上市公司,他悍然撕毁了合同。

    本来也就到此为止了。

    那个时候,我们的诚信传统,还未回归;商业信誉,约等于零。

    于是,诉讼难,执行更难,难于上青天!

    子江没办法,要向股东,最主要是股民,这个用自己的积蓄支撑起改革开放一片天的特殊群体,有个交代,起诉了范某公司。

    说起股民,一把辛酸泪!

    那时候,我们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现在这么完善和严格。因此,10年不分红的铁公鸡有之,配股圈钱又流进大股东口袋有之,做假账转移资产掏空上市公司也有之。

    上市公司,承载了太多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当然,瑕不掩瑜,大多数上市公司是好的!

    经营管理层,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股东谋福利。因此,才有了后来跻身世界500强的几十家国产企业。也才能在经济低迷的时候,掀起了全球并购浪潮,给世界经济列车安装了强大的华夏引擎!

    当然,这些不足或落后,也是时代发展中必然的过程和阵痛。

    先进如西方,也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20世纪初,巴林银行荣幸地获得了一个特殊客户:英国皇室。由于巴林银行的卓越贡献,巴林家族先后获得了五个世袭的爵位。这可算得上一个世界记录,从而奠定了巴林银行显赫地位的基础。

    1995年2月27日,英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这个消息让全球震惊,因为这意味着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管270多亿英镑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告破产。具有悠久历史的巴林银行曾创造了无数令人瞠目的业绩,其雄厚的资产实力使它在世界证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可以这样说:巴林银行是金融市场上的一座耀眼辉煌的金字塔。

    那么。这个金字塔怎样就顷刻倒塌了呢:究其原因还得从1995年说起,当时担任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公司执行经理的里森,同时一人身兼首席交易员和清算主管两职。有一次,他手下的一个交易员,因操作失误亏损了6万英镑,当里森知道后,却因为害怕事情暴露影响他的前程,便决定动用88888“错误帐户”。而所谓的“错误帐户”,是指银行对代理客户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经纪业务错误进行核算的帐户(作备用)。以后,他为了私利一再动用“错误帐户”,创造银行帐户上显示的均是赢利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备用帐户使用后的恶性循环使公司的损失越来越大。

    为了赚回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里森承担越来越大的风险,他当时从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为当时日经指数稳定,里森从此交易中赚取期权利金。若运气不好,日经指数变动剧烈,此交易将使巴林承受极大损失。

    由此造成在日本神户大地震中,多头建仓,最后造成损失超过10亿美元。这笔数字,可以称是巴林银行全部资本及储备金的1.2倍。233年历史的老店就这样顷刻瓦解了,最后只得被荷兰某集团以一英镑象征性地收购了。

    里森自传中描述:“我为自己变成这样一个骗子感到羞愧开始是比较小的错误,但现已整个包围着我,像是癌症一样……我的母亲绝对不是要把我抚养成这个样子的。”

    从制度上看,巴林银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交易与清算角色的混淆。不幸的是,里森却一人身兼交易与清算二职。

    在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事实上,每天都有一张资产负债表,每天都有明显的记录,可以看出里森的问题。即使是月底,里森为掩盖问题所制造的假账,也极易被发现——如果巴林银行真有严格的审查制度。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存款,但这5000万镑已被挪用来补偿“88888”账户中的损失了。查了一个月的账,却没有人去查花旗银行的账目,以致没有人发现花旗银行账户中并没有5000万英镑的存款。

    关于资产负债表,巴林银行董事长彼得•巴林还曾经在1994年3月有过一段评语,认为资产负债表没有什么用,因为它的组成,在短期间内就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因此,彼得•巴林说:“若以为揭露更多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就能增加对一个集团的了解,那真是幼稚无知。”对资产负债表不重视的巴林董事长付出的代价之高,也实在没有人想像得到。

    里森对这段时期的描述为:“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的这件事,我觉得不可思议。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都是假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的现金。”

    里森说:“有一群人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的把戏,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不知道他们的疏忽与罪犯级的疏忽之间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们是否对我负有什么责任。但如果是在任何其他一家银行,我是不会有机会开始这项犯罪的。”

    如果这些还不够,更大的金融风暴,来了!(小说里提前了,见谅)

    美国次贷危机(subp

    ime c

    isis)也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subp

    ime mo

    tgage loa

    ),“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买房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