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读书记:小说《幻城》散记  尘境心影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读书记:小说《幻城》散记 (第2/3页)

然了。

    我无话可说。年少轻狂时,大家都喜欢说

    “抗争”、

    “抗争”……与现实

    “抗争”,与命运

    “抗争”,与一切的一切

    “抗争”。可是,等到面对现实的污泥浊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最终什么都不敢,只剩下眼前的苟且了。

    其实,很多时候,命运之神就是一只猫。常人,只是在其掌下,任其摆布的小耗子。

    假若,命运之神是一只饿极了的猫,耗子一般的常人倒还好过些,一口下去,一时毙命,想来也是痛快的。

    英雄向往的,不也就是所谓的

    “引刀成一快”吗?恶就恶在,命运之神是一只吃饱了肚子、无所事事、寻找开心的猫。

    这样,作为其股掌之下耗子似的常人,日子就要难熬得多。它会将你玩弄於利爪之下,看你痛苦的尖叫,看你仓皇无措,看你东窜西躲终也无法逃离的表演。

    大概,在你越是痛苦的时候,它就越是开心。最后,它会在折磨得你奄奄一息的时候,在你没有半点力气再希图逃生的时候,结束你悲苦的生命。

    所以,我从不喜欢猫,尽管老鼠是那样地令人生厌。我不喜欢猫,更看不得猫和老鼠之间生死的游戏。

    散记四说实在的,看到最后,我多少还是被这书给感动了。特别是剪瞳、离镜死后的梦境自白。

    许多人活着的时候,都会不满意自己,会把自己幻想成、梦想成、痴想成……这样或那样他们所企羡的别人或者他人。

    比如,为什么我没有生在那样的大富大贵之家;为什么那样风情万种的女人却做了他的太太;我的容貌再姣好一点就好了,最好是和某某星一模一样;如果某某人爱的是我,那该有多好……其实,我们都是用善良的心来打量这个世界的。

    其实,许多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的都是善与美的一面。然而,这善与美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或许,这背后的一切,并没有那么光鲜亮丽。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深深的黑洞;大多数人的情感深处,都有解不完的结;大多数人的思想底层,都有无穷无尽的矛盾。

    只是,我们无法通感,只知道自己的一切,而无法洞悉别人。尽管如此,借助推己及人的简单方法,也可知道如此这般。

    散记五前世的梨落,今生的剪瞳,是怎样地可悲啊!梨落因为血统不纯正而死于深海之底。

    当她有了纯正的血统,成了前世她想成为的岚裳时,她却永远丧失了卡索的爱。

    爱,对一个女人而言,大约无异于身家性命。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啊!

    岚裳曾经是多么地羡慕梨落啊!在她还是个人鱼的时候,她眼巴巴看着屋顶的梨落和卡索两个悄悄地说情话,她多么希望卡索身边的人是自己,而不是梨落。

    当岚裳叫做离镜的时候,她展现给卡索的,是几百年前的梨落的音容与身形。

    她把自己演成了梨落,却完全失去了自我。当卡索喊她梨落的时候,自我意识的深入骨髓又使得她在失去自我中而心痛得几至于窒息。

    尽管这时的她,名字叫做离镜,但是,在潜意识的深层,她依然是曾经的岚裳,而现在,她在尽力刻画的,却是梨落的角色。

    这些矛盾,使她痛苦,在这些痛苦的矛盾中,她也知道,她得不到卡索真正的爱恋。

    因为,她明白,卡索深爱的,还是前此的梨落。所以,她得到的,只有失落、泪水和心痛。

    梨落和剪瞳,岚裳和离镜,在死生变迁中体验了曾经向往的角色和身份,但是,却没有得到曾经向往的快乐与幸福。

    这是两个悲剧,在我看来。仔细想想,这人世间的事,又何尝不是这样?

    假若,今世的剪瞳,身心完全是前世的梨落;而不是小说中的那样:今世的剪瞳,是梨落的心神,是岚裳的身形。

    假若,今世的离镜,身心完全是前世的岚裳;而不是小说中的那样:今世的离镜,是岚裳的心神,是梨落的身形。

    假若,今世的她们,还是前世她们心神与身形的合一,那么,按照一般的推理,她们完全可能得到幸福。

    无论是小说,还是现实,命运之神往往都会偏偏不去遂人的愿,命运之神一定会作出事与愿违的安排。

    人世间的事,大多数时候都会阴差阳错的,这样,才是人生世事的常态。

    若不如此,似乎就很难显示出命运之神的威力。散记六文学的两大主题,一是爱,一是死。

    。一切的问题,无论它是从怎样的角度展现的,在文学的范畴内,特别是在小说中,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问题都能还原到爱与死这两点上来,《幻城》也是如此。

    这部小说用爱串联而成,其间有许多的死,这死又是因爱所致。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对于古人曾经十分重视、在旧时代非常风行的

    “友悌”一词很少再提了。同辈之间的爱,似乎就只剩下

    “爱情”了。充斥小说、影视剧的,很多时候,就只有

    “爱情”这一种情感了。我常常会想,如果里面没有

    “爱情”,一部新的小说能不能流布、是否会被读者接受,大约都成了问题。

    《幻城》对于小说永恒主题之一的

    “爱”,做了别样的演绎。它用非爱情的兄弟姐妹之情生发出了同样可以感动人的篇章。

    兄弟姐妹之情,在这种

    “少生优生”的时代中,是在逐渐消亡、逐渐被人遗忘的。不知作者是怎么构思的,至少在我看来,他是走了差异化的路线,他让兄弟姐妹之情成了小说的主要线索、主要链接、主要缘起。

    在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城市中,这部小说大概也可以成为八十年代及以后出生的许多年轻人的童话。

    他们在读完此书之后,或许会说:啊!人间原来还有这么一种情感,可以让人如此感动。

    我想,作为八零前的农村的我们,应该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是有兄弟姐妹的,每家至少有两个手足同胞。

    尽管,小的时候,我们也会打打闹闹,也会争执,也会起矛盾,但是在心底,在血脉之中,我们都会意识到,有种无法割舍的亲情在联结着我们。

    在我们相互分别,各在一处时,他们会远远地思念我们,我们也会一样地牵挂他们。

    对于白香山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诗句,我们会有同感的亲情触动与同理的牵念相思。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我在看《幻城》时,才更能看出小说中的兄弟姐妹之情,才会对其中的情感有稍多一点的体会。

    散记七卡索和樱空释;蝶澈和迟墨;星旧和星轨;月神和姐姐。这些,都是被兄弟姐妹之情缠结着的人。

    他们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