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钗黛之辨:闲说薛宝钗与林黛玉  尘境心影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钗黛之辨:闲说薛宝钗与林黛玉 (第3/3页)

宝玉选择自己希望的生活方式和道路。浪漫的诗人气质,尊重自己喜欢的男人,这都是黛玉的可贵之处,可爱之处,也是宝玉喜欢她的缘由吧。

    宝钗就不一样。她对待宝玉的方式,表现的是一种力图改变的态势。这一点,正是天下很多女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力图改变男人!

    女人对男人

    “仕途经济”的劝说,有时候会让人觉得,这个女人想要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人的家世、权位。

    宝钗对宝玉

    “仕途经济”的劝说行为,可以说是随众,也可以说是阿俗。在贾府这个大家庭中,太多

    “仕途经济”的劝说已经让宝玉厌烦了,宝钗的加入,只会让宝玉更加厌烦,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老祖宗贾母不会对自己的爱孙说什么

    “仕途经济”的话,完全是因为溺爱。黛玉不会对宝玉说

    “仕途经济”的话,因为她懂这个男人,至少,她懂得尊重这个男人。大多数不喜欢黛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说是黛玉

    “小心眼”。如果您是因为所谓的

    “小心眼”这一点而不喜欢黛玉,那不是黛玉的错,也不会影响黛玉的形象,而您要自己反省反省。

    在此,我要提出一个新的视角看钗黛——从

    “小心眼”角度出发。在这一点上,可以说,黛玉是

    “神境中的人”,而宝钗却是表现成了

    “凡俗中的神”。为什么要求那些认为黛玉是

    “小心眼”的人反省呢?其中的缘由又是如何呢?您非要说黛玉

    “小心眼”,我想,那大概是因为您太不了解女人。但凡《红楼梦》中,被认为是

    “小心眼”的事件,仔细分析,其实都是黛玉女人味的尽情展露。如果没有这些

    “小心眼”的事件,黛玉只会是一个与人世无涉的神,而尽失其血肉,她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可爱的女孩子。

    也正是这些所谓的

    “小心眼”的细节,才活画出了黛玉的女孩子气、女人味。黛玉的超凡脱俗、清高自傲以及她的才情、形容,再加上她的

    “小心眼”,自然成就了黛玉

    “神境中的人”这一形象。她既高高在上,又可亲可近。宝钗在这一点上,终是输了一筹。

    宝钗处处以

    “大义”为先,使得她在俗世之中处处以

    “神”的形象示人。宝钗的

    “深明大义”与她的迎合众心,是在一步步树立自己

    “凡俗中的神”的形象。宝钗在

    “凡俗中的神”的形象大告成功的时候,她作为女人的形象却轰然倒塌。

    如此以来,宝钗不是可爱的小姑娘,不是迷人的小情人、不是乖巧的小媳妇,而是道貌岸然的、《红楼梦》中家长群落中的一员了。

    女人的形象没有了,女人味没有了,还到哪里去寻找宝钗身上女人的可爱?

    我无意批判宝钗的形象,只是钗黛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比较,有比较才会有鉴别。

    这一切,全是不得已而为之。爱宝钗的人应该继续爱下去,我自喜欢黛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