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格局作品(四更求订阅) (第2/3页)
林轩很有信心的点了点头,斩钉截铁道:
“非哥,雄哥,你们知道咱们搞创作的人,灵感要是来了,挡都挡不住,之前我写《天亮了》就是那样,现在我心里仿佛已经有了歌词在盘旋,脑海里已经出现了简单的旋律走向,我很快就能将这首歌写出来。”
张非想起了林轩上次创作《天亮了》的场景,道:
“好的,那你先写出来歌,我们再考虑要不要用,这种大主题的歌曲质量一定要有保证。”
林轩点了点头,他们来到排练室。
一来到排练室,张非等人全部站在了门口,把安静的空间留给林轩创作,生怕打扰到他。
“你们说林轩能写出一首怎样的歌?”
“我不知道,但我非常期待。”
“小林年纪虽然小,但胸怀却非常大,这一点上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秦楚老师。”
“是的,他们关注的不只是娱乐,还有作品的格局和意义,这是艺术家的博大胸怀,人常说文以载道,林轩显然也想要音乐来承载自己的态度。”
“我们拭目以待吧,作为一个华夏人,要是林轩真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那就好了。”
“这次的主题是“现象”,林轩依此事件来创作歌曲的话,简直太切题了。”
“……”
在张非等人议论纷纷的时候,林轩坐在房间里,已经拿起了笔。
刚才看到那个事件的时候,林轩已经确定了要用哪首歌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要说上辈子华语音乐最接近流行音乐家的人,关注过流行音乐史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说出一个名字——罗大佑!
罗大佑被称为中国的鲍勃迪伦。
罗大佑对于流行音乐词曲方面的开创性就不多说了。
随便举一个例子,以前人们写歌词都是短句,到了罗大佑才开始有了大长句,而有了大长句后就要有与之对应的旋律。
不谈这些音乐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罗大佑的很多作品都表达了对社会的批评和拷问,充满了人文关怀,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
《亚细亚的孤儿》、《现象七十二变》、《未来的主人翁》是罗大佑写给宝岛历史、现在、未来的作品,格局之大,华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