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无马是缺陷,赵光义议事开始 (第2/3页)
刘备已无立锥之地。诸葛亮对刘备道,孙权也已感到极大压力,不能再观望不前,他可以去东吴说服孙权联盟抗曹。刘备同意。诸葛亮来到东吴,见了孙权,首先分析当前形势,说:「曹操已统一北方,又占据荆州,威震四海。我主无力挡其兵锋,吃了败仗,退到夏口。请您根据自己的力量,决定是和是战。如能战,则马上同曹操断绝关系,不能,就趁早投降。若像现在那样,外托服从之名,内仍犹疑不决,大祸即将临头。」孙权一听,反唇相讥,问道:「既然如此,刘将军为甚么不降?」亮乘机激将,答道:「我主是王室后代,英才盖世,天下仰慕。即使大事不成,这是天意,哪能屈膝降曹!」权被亮一激,激动地说:「我不能将江东地方和十万士兵受制于人,决心抗曹。」
诸葛亮怕孙权仍有顾虑,对孙权进一步着重分析曹操的弱点,说:「我主虽兵败长坂坡,但关羽、刘琦尚有水陆精锐两万多人。而曹军北来,长途跋涉,已十分疲乏,几战之后,已成强弩之末,而且北人又不习水战。此外,荆州百姓归附曹操,只是迫于兵势,并非心服。如果您能派猛将统率数万士兵,与我主同心协力,是能够把曹操打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成败之机,就在今朝。」孙权听了这番合情合理的分析,增加了联刘抗曹的信心。但孙权的大臣又因主和主战分成两派,势均力敌,故权决定在内部再作讨论。讨论结果,主战派占了上风,此后就发生了孙刘联盟,赤壁鏖战,三国鼎立。虽然如今的情况不同,但是意味是差不多的,赵光义也是想派人去与西夏联合共同对抗辽国,他是希望,李继迁能够出兵湟水一线牵制耶律隆续大军,让他无力南下形成历史上天下三分局势,但是他忘记如今的情况,耶律契丹屯兵黑水河,就算没有李继迁也是不可能进攻那个地方,因为李继迁有自己的考虑,他想要打下吐蕃回鹘这两个地方,攻下陇右就是为了更好踹你这两个地方扩展领土主权,让西夏利于不败之地,这也就是为何西夏不会明面上与大宋联合的原因。再加上为何不与他们联合起来,也是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