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镇店之物  国潮198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镇店之物 (第2/3页)

    而就在这时,静候在一边负责领位的那个服务员也开口了。

    大概也因为每天都能看到如此反应的客人吧,这个服务员早对如何应对这种情况轻车熟路了。

    她的回应才叫厉害,简直让几人恨不得当场在这棵宝树盆景前合影留念才好。

    “几位客人的确是有见地,几乎通过这件陈列品一下就了解到本店的用意。没错,在华夏的传说故事里,这种神奇的树叫做‘百宝树’,是神仙所种,四季可以有不谢之花,并且结出各种鲜果。如果真的有这种树,那大概就会如各位所言,我们可以随意享受各种美味的水果了。另外,本店的店名是‘金玉满堂’,这四个汉字的本意也是形容奇珍异宝,琳琅满目的意思,并以此来寓意对富裕、繁荣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本店才会打造出这样的艺术品,作为镇堂之物。”

    桥本社长随即便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原来是这样啊。这不仅只是一个寓意吉祥的艺术品,还真的和贵店的店名有所关联啊。”

    果不其然,他也因此显得更感兴趣了。

    “那这件东西也是来自华夏的吗?运过来很麻烦的吧?”

    小林同样好奇的询问,“这是什么材料啊,造价一定很贵吧?如此光润晶莹的质感,看上去就让人想要摸一摸。”

    望月洋子随之附和,“确实,看上去真的好漂亮啊,这些材料总不会是宝石吧?”

    服务员笑了笑,再次对几人的疑惑予以了礼貌回复。

    “这个盆景,其实是由本店从华夏请来的技师在东京为本店特别打造的。它的主体材质是玻璃,不过不是普通的玻璃哦。就像西方的人工水晶一样。它正式的名字叫做‘料器’,也被称为‘御琉璃’,算是人工宝石制品。其来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皇室内务府造办处,是过去清代达官显贵很喜欢的奢侈摆件,价格确实不菲。尤其因为琉璃可以通过人为技巧塑造形体,在体量大小和造型能力方面会更自由。就像本店的这个盆景,论壮观和造型层次,宝石盆景是无论如果也达不到的。即便它不是真正的宝石所制,但体量和所耗费的人工也抬高了它的制作成本。不瞒各位,本店一共打造了三个这样大小的盆景,所耗费的费用总共超过三亿日元。”

    说实话,其实这个服务员并不知道三盆盆景的真实造价。

    她这一开口,等于把真实成本夸大了十几倍之多。

    但问题是,她这么说也不算信口开河,因为店里就是这么吩咐下来的,要求所有员工就得这么答复客人。

    目的无非想让来光顾的客人觉得“金玉满堂”的运营成本高,提高本店的层次而已。

    所以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服务员一点都不心虚和忐忑,完全以为他所说的是事实。

    但即便如此,这个价格对于前不久还在国际市场上频繁参加艺术品拍卖的日本人来说,也确也算不得怎样过分。

    毕竟那个时候日本人拿下一幅西方的油画就需要至少上千万美元。

    相较而言,这三个如此壮丽的大盆景造价只要一幅画四分之一的价钱,反而还显得很划算呢。

    所以尽管服务员的话让两位社长大吃一惊,但他们吃惊的并非是价格上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而是为了这么精美的东西居然有三件之多而震惊。

    “什么?居然一共有三盆这样的东西吗?”

    “是的。一共三盆。不过严格说,每一盆‘百果树’的具体样子当然都不会一样。区别还是挺大的。”

    “那么其他的两盆在哪里?我们能有幸看看嘛?

    “当然,请各位随我往里面来,很快就能如愿看到了。”

    就这样,几个人在此停留的时间结束,又重新跟随着领位迈开脚步继续向里去了。

    接下来也正如领位所言,很快他们就又在里面更宽敞的主厅里看到了另外的两盆宝树盆景。

    造型体量依旧壮观,细节同样逼真精巧。

    尤其是两盆同样庞大却造型各异的料器摆在同一个房间,对照来看,更显这对宝树气势磅礴,璀璨艳丽。

    以至于两位社长都忘了自己今天是来吃饭的了,他们看上去倒像是把领位当成了商店的售货员,反而对其提出了更多有关料器的问题,甚至是不情之请。

    “如果我也想要订这么一个类似的东西该怎么办?贵店可以帮忙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