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九章:美美4,福泉古城  我们奔现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八十九章:美美4,福泉古城 (第2/3页)

的演绎,历史感沉重!

    带着韩美美登临古城垣,凝眸远瞩,让人浮想联翩,叹为观止。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清平乐》中的词句说:“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可见,在古人眼里这地方就一只是个奇迹之地,古感沧桑!让我们对这座古老的城池,有了无限的探究欲。

    福泉古城就像一只船,它装满了故事、装满了沧桑与文化,载着福泉从古代驶到今天。我看到古城南北呈圆弧状,东西为半圆形的古城垣,无不体现了古代城池的特征。建在西边沙河上的水城,更是别具匠心,物竞天择。

    “福泉”是因城里的福泉山而得名,不过在1953年之前都被叫做了“平越”。古城垣依山而建,用加工的长方形石块筑成,灰口齐平,工艺讲究。我们交了钱登上高楼,远近山峦和古城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古城里有很多旧时所筑的烽火台,使城垣臻于完善。

    历经数百年的人世变迁,曾经的兵家重地,如今已悄然幻化成为内陆高原上一座平凡小城,人们迈着悠闲的脚步走在街上,目所能及尽是贴着瓷砖的楼房。不过,只须穿过乏善可陈的市区,来到城郊的小西门外,往日那个戍守森严的平越卫就会像海市蜃楼一般浮现。

    古城垣中独具一格的精华所在便是水城。

    明正统末年,苗民起义,围攻城池久攻不下。其实城内仅靠一股小小的福泉就可以殊死顽抗。但后来因为不能解决饮水问题,众多的兵士和百姓、以及战马牲畜都被渴死,城池不攻自破。

    频逢战争,屡战屡败,统治者不得不思考怎样解决水的问题。于是,到成化年间,指挥张能在西门外的沙河边建一水城,引河水入城,在两山山腰结合部开辟了一座“小西门”,以便战时能到河中取水。

    这,便是小西门古城的由来。

    韩美美从没来过这种历史感厚重的古城,连一块城砖都要仔细的端详一番。

    来到城道上,有点像长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