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 第三十二章 飞入别家 01 (第3/3页)
科,张伯父已用去了整整十年,眼看着就三十岁了。张伯父以乎死了心,就弃去诗词经书不读,专一研习兵法战策、纵横鬼谷一类学问。读书之余,就四处游荡,向北穿过阴山,向西去沙漠吐蕃。为了防身,还学了一点防身的工夫,背上带一把剑,腰里插一根铁笛,就这样走南闯北,倒也杀过几个恶痞,救过几个人性命,在西北家乡一带,很有点小小的名声。”
楚青流道:“倒也算是我辈中人。”
瞿灵玓道:“算不算我辈中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求官之心丝毫未减,只是暂时放到一边去了。张伯父常说,他的文学之才只能居于二等,比起司马相如、杨雄江淹,李太白王勃陈子昂诸人,那是远远不如的,他也只能起草些应用的诏书,写写应景的俗诗而已。科举不中,那也都是天意。”
楚青流摇头道:“我看这都是气话。难道说,汴梁城里取中的那些进士,都是一等一的人才?都是司马相如、江淹、杨雄一流人物?别人我不知道,听义父说,陈子昂有一首诗,叫做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师父平日是不读诗书的,也说这诗极好极好,却未见有哪个状元进士也写得出这样的诗来。”
瞿灵玓道:“你只顾插话,咱们到什么时候才能说完?张伯父说,既然科举之路走不通,那就该弃文就武,投身行伍去当兵,不能当太平丞相,那就做平叛灭贼的将军。也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我吴伯父。”
“这个吴伯父叫做吴昊,他只考过一科,也是过了省试,没能过殿试。”
楚青流笑道:“这种事,若由别人口中说出,我是不会信的,这也太巧了些。”
瞿灵玓道:“吴昊伯父醒悟的早些,一试不中就不再去考了。他也没什么大志向,若不是遇到了张伯父,恐怕早就入山寻道去了。”
“他们两个见了面,言谈之下,很是莫逆,还有一个叫姚嗣宗的,也是个都不中的人,三人常在一起游荡。这个姚嗣宗后来结识了大贵人范仲淹,范仲淹保举他做了大宋的官,知道他的人多。他跟咱们也没什么相干,用不着多说他。”
“就在这个时候,张伯父让华阴县令捉去,无故狠狠打了一顿。”楚青流道:“我原本以为,只有咱们阴山派才会胡作胡行,他们当官的,应该讲一点点道理,看来也未必。那个县令凭什么要无故打人?张先生做了什么违法犯禁的事?”
瞿灵玓道:“那些当官的,有几时讲过道理?讲理的,那还是当官的么?那个县令捉了张伯父去,给他安了八个字的罪名,叫作|“游惰不勤、扰乱民心。”楚青流道:“扰乱民心?难不成你那个张伯父要扯旗造反?你好好说来听听。”
瞿灵玓道:“你仔细往下听就知道了。张伯父也不能整日在外游荡,也要回乡看看。他留在华阴城里的时候,常会设个摊子算命,挣几文钱花用。据说他占算很是灵验,花钱找他问事的人很是不少。”
楚青流道:“看来他命里就不该当什么丞相、做什么将军,倒是该做陈抟老祖那样的人。”
瞿灵玓道:“人家陈抟老祖道术高深,可不用挨板子。那时候正是农忙时节,还有好多人扔下农活来找张伯父看命。县令这就找到了借口,他说张伯父不只自己不肯出力干活,还让老百姓都不出力干活。若天下该干活的人全都不干活,那皇帝吃什么?当官的又吃什么?当兵的吃什么?这还不天下大乱么?反正大话很多,每一句都能压死人。就把张伯父捉进县衙,狠狠打了一顿板子。张伯父不愿花钱买通差役,那个时候,他就算是想花钱,就怕也也很难买通差役。这苦头吃得着实不轻,真正给打得皮开肉绽。”
楚青流道:“换做是我,绝不会伸头挨打,就不会跑么?跑出去,寻个机便转回头再杀了那狗官。”
瞿灵玓道:“张伯父虽说没有师哥你这样的好本领,真要想跑,也是跑的掉的,可他就是不肯跑。你往下听就知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