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 (第2/3页)
强藩,主上仁柔,深恐西晋之八王之乱又要重演了。”
朱棣也深深叹了口气道:“但愿父皇能看破这一点,早做应对。”
道衍说道:“目下唯有立燕王为太子为上策。”
朱棣道:“但愿如此。”
京师皇城之内,天刚蒙蒙亮,自太子朱标薨后,今日是首次大朝,文武百官列队于午门之外,静静等候,寅时三刻,五凤楼上钟鼓齐鸣,待到三通鼓响完毕,吱呀呀朱漆宫门缓缓打开,文官自左掖門,武官自右掖門,鱼贯而入,来到金水桥南,各依品級分班序立。
銮仪卫鸣鞭三响,众官依次随行,来至丹墀之下,东西相对而立,静候皇上驾到。
奉天殿上门廊之内正中设立御座,俗称“金台”。其后大殿廊柱之间排列锦衣卫大汉将军,金盔金甲,威武雄壮。左右台阶站立的是钟鼓司乐队。大殿广场之上,御道两侧,及文武百官员身后则是锦衣卫校尉手持卤簿仪仗树立。
忽然间钟鼓司乐队一起奏乐,朱元璋从大殿之内缓缓走出,坐到御座之上,环顾四方。
锦衣卫力士立刻撑着五伞盖、四团扇,从东西两侧登上丹墀,立于御座之后。
皇帝坐上御座之后,銮仪卫再次鸣鞭三响,鸿胪寺官员高唱入班,左右文武两班官员,齐头并进,小步快跑进入御道,行一拜三叩之礼。勋戚功臣自成一班,居武官班前,先行叩首。礼毕,众官起身,分班肃立。
鸿胪寺官员首先出班,唱念赴京谢恩、见辞人员名单,名单上人上前行礼。然后各衙门主官依次启奏各项事件。启奏之前,皆预先咳嗽一声,俗称“打扫”。
要奏事的官员便迈步出班,快步走到御座前跪下奏事,奏完之后便重归班列。其奏事次序,一为都督府,二为京师十二卫,三为通政司,四为刑部,五为都察院,六为监察御史,七为断事司,八为吏户礼兵工五部,九为应天府,十为兵马司,十一太常寺,十二钦天监。若太常寺官员上奏祭祀等项事务,则在各衙门之前,故称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各衙门奏事完毕,御史上前参纠今日失仪之人。
大朝至此完毕,又是一通鞭响,四品以上及翰林院、给事中、监察御史等官、进入奉天殿后的华盖殿侍立,功臣勋戚赐座。五品以下及无奏事者依次退朝。
朱元璋端坐御案之后,心情沉痛道:“朕垂垂老矣,太子不幸,中道薨逝,家国江山,后继无人,遂至于此,时也命也。”
说罢,他泫然欲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