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六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8  屠龙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六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8 (第1/3页)

    乾清宫内,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又好气又好笑,他佯装发怒,一拍桌案道:“太孙,你如今长本事了,一声拿下,便杀了朕的两位大臣。”

    朱允炆急忙跪倒叩头道:“皇爷爷明鉴。自蓝党狱兴,如今已抓捕了两万余人,牵连公侯数十家,搞得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天怒人怨,始作俑者为詹徽,推波助澜者为蒋欢,孙儿这么做是为国除害。”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你懂得什么是为君之道吗?”

    朱允炆眼睛眨了眨,欲言又止,他怕再次触怒朱元璋,便恭敬道:“请皇爷爷赐教。”

    朱元璋道:“为君之道,首要在于慑服群臣。若要慑服群臣,必有鹰犬之臣相助,扑击啮咬,如臂使指,使众人恐怖,不生邪念,社稷方安。詹徽、蒋欢二人便是鹰犬之臣,你杀了此二人,便是自断臂膀,如何能统御群下。”

    朱允炆不服气道:“孙儿以为自古明君以德治天下,广施仁义,天下乃安。”

    朱元璋气得直跺脚道:“你懂个屁。自古治天下王霸道杂用,奈何纯用仁义乎?腐儒不识时务,好是古非今,日后乱我家者方孝儒也。”

    朱允炆一听,以为朱元璋又动了杀方孝孺的念头,连连叩头道:“方先生一片忠心,皇爷爷万万不可杀他。”

    朱元璋一听,反倒笑了,道:“你快起来吧,朕不是弑杀之人。何人该杀,何人该留,朕心里清楚。”

    朱允炆站起身来,小心翼翼问道:“那会宁侯张温只是器用逾制,罪不致死,可否免他一死。”

    朱元璋冷冷道:“不可,朕的批红盖印已下刑部,就不能轻易更改,否则日后圣旨便为人所轻。若是赦免了他,那其他罪轻之人是否都须赦免,那朝廷的颜面何在?法理何在?朕的苦心难道你时至今日还不明白吗?”

    朱允炆还不死心道:“那刑部尚书杨靖是奉了孙儿之命才改判词的,是否可以将他赦免?”

    朱元璋道:“朕早就知道是你暗地里搞得鬼。一国储君做事要堂堂正正,你若想救张温,大可与朕据理力争。这点你爹就比你强,他为了救他的老师宋濂,以死相逼,朕最后也不得不让步,赦免了宋濂。你要知道,国家法度,不可以私相授受,杨靖今日为你私改判词,明日便可为了他人再谋私利。其心不正,必诛之,亦为掌刑法者戒。”

    朱允炆叹了口气道:“皇爷爷杀了这许多武将,日后若有用武之时,当以何人为将?”

    朱元璋道:“你放心好了,朕自有分寸,不会将所有武将杀光的,颖国公傅友德,长兴侯耿炳文还在,一个擅攻,一个擅守。若天下有事,可令他二人为将。”

    朱允炆拱手称谢道:“皇爷爷思虑周详,孙儿受教了。”

    朱元璋点点头道:“你说得也有几分道理,近日朝堂之上的确是人心不稳,朕即刻下旨,除已案决外,一律不再追究胡蓝党案。冬宴之时再请诸位功臣叙旧,安抚人心。”

    朱允炆举手扶额道:“果真如此,那天下幸甚。”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冬至日。古人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从民间到宫廷都会在这一天举行宴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