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十章 至今犹忆李将军7  屠龙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十章 至今犹忆李将军7 (第1/3页)

    李景隆在德州闻报燕军攻打永平,喜不自胜道:“燕贼果然中我计矣。”遂命大军即刻北上,与郭英军相会与河间府,双方合兵一处,计有大军五十三万,浩浩荡荡一起北上,来攻北平。

    这一日大军抵达卢沟桥北,但见长虹卧波,河水奔腾,桥上空空荡荡并无一人,河对岸也没半个守军,李景隆怕有埋伏,便命斥候前去侦察。探马侦察了半日回报,说是方圆数十里内不见燕军。李景隆闻报大喜道:“永定河为北平南面第一道屏障,燕贼不守此桥,我知其无能为矣。”

    高巍警告道:“大将军小心,这恐怕是燕贼的诱敌之计,待我顿兵坚城之下,他返身杀回,我腹背受敌,恐遭不测。”

    李景隆哼了一声道:“我有五十万大军,燕贼能有多少人马,最多不过十万之众,我可以围城打援,将燕贼一网成擒。”

    高巍摇头无语。

    朝廷大军抵达北平城下,分别在九门修筑营垒,将城池团团围住,独将安贞门和健德门放开生路,这在兵法上叫围三阙一,为的是动摇守城士兵坚守的决心。

    李景隆命别将攻下通州,将中军大营扎在郑村坝,领兵四十余万以待朱棣回师,在此决战。

    郭英率军十余万负责攻打北平,他命山东都司都指挥盛庸率兵攻打北平南门丽正门,此处为北平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城门,其后便是故元皇城,最为要紧,故此处城门修得高大壮丽,坚固无比,堪称北平门户。

    盛庸原是耿炳文副将,生得粗眉细眼,鼻直口阔,身材高大,四旬上下。耿炳文被解职后,他又成了郭英副手。郭英有意提拔他,故特命他领兵攻打丽正门,如此门攻破,北平便告陷落,实为首功一件。

    李景隆派张士行率孝陵卫前来助战,他不想将张士行留在身边,免得自己的一举一动为其所知,再密告皇上,有掣肘之嫌,尽管张士行并没有这么做。但李景隆仍将张士行打发到郭英处。

    郭英也知道张士行出身锦衣卫,和建文帝关系匪浅,既不想得罪他,也不想重用他,便命张士行率本部人马攻打西面的平则门,也好给盛庸助攻。

    盛庸花费了数日功夫,将护城河外的铁蒺藜,鹿角木、拒马,陷马坑慢慢清除干净,再搭起飞桥,将城墙下的羊马墙摧毁推平,然后组织大军开始攻城。

    燕军方面守卫丽正门的正是老将顾成。世子朱高炽看着南军在城外忙忙碌碌的清除障碍,有些焦急的埋怨顾成道:“顾都督,你眼见南军清除路障,便要大举攻城,如何无动于衷,不发一兵呢?”

    顾成镇定道:“世子,你有所不知,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也。那盛庸在城外好整以暇的清除拒马、鹿角等物,实是诱我攻之。我军兵少,只能凭城坚守,若出城攻敌,则正中其下怀,城池不保。”

    朱高炽这才恍然大悟,拱手谢道:“北平安危系于都督一身。”

    顾成还礼道:“老臣愿与北平共存亡。”

    正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