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十章 至今犹忆李将军11 (第2/3页)
河发源于沽源县,两支至密云汇流后,始称潮白河。潮河,古称大榆河、又称鲍丘水,因其经常作响如潮而称潮河。白河,古称沽水,河中多沙, 沙石洁白,故名白河。白河性悍,迁徙无常,俗称自在河。两河在密云合流后,更加肆虐,浊浪滔天,河宽数里,深不见底。
众人来到河边,看到此景,都愁眉紧锁。
张玉道:“听闻前些日子北平下了好大一场雪,竟然没把此河冻住,反倒更加泛滥了。”
朱高煦急得在原地团团转,对朱棣道:“父王,要赶紧想法子过河啊,我怕大哥他们撑不住啊。听探马来报,他们都让王府女眷上城墙防守去了,还用了假投降来做缓兵之计。时日一久,怕是要真投降了。”
朱棣斥道:“你慌什么。你大哥至今都没来过一封求援信,看来北平城暂时无恙。张玉你即刻派人到四周砍伐木材,制作木筏,准备过河。”
张玉拱手道:“遵命。”
燕王朱棣沿河走了一遭,看确实水流湍急,不能徙渡,忽然跳下马来,双膝跪倒,望天祷告道:“皇天在上,厚土在下,祖宗保佑,过往神明听真,我朱棣乃太祖高皇帝嫡子,因朝廷无端削藩,残害骨肉,为祖宗国家计,不得已起兵,奉天靖难,以清君侧,以正朝纲。今遇大河拦路,家人将士危在旦夕,若神明有知,祖宗显灵,请开生路,让我与贼子决一死战,以安天下。”
说罢,他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全本
张玉等人在后望见,也一齐跳下马来,跟着他叩拜神明。
待朱棣起身后,张玉走过来不解道:“燕王殿下一向不信鬼神,今日如何拜起天来?”
朱棣道:“本王只是想知道天命何在?”
张玉慨然道:“虽曰天命,也要事在人为。若说天命何在,自然应在燕王身上,那传国玉玺不是就在府中出现了吗。”
朱棣听了豪气顿生,拍了拍张玉肩膀道:“你说得对,天命自然在我,无论如何,三日后一定要渡河。”
说来也怪,三日之后,天气忽然降温,北风呼啸,一夜之间竟然把这白浪滔天的潮白河给冻住了。
张玉领着人在冰面上试了试,虽然冻得不是很结实,但过人过马还是不成问题。于是他便回营禀告朱棣,朱棣仰天长啸道:“本王就知道天命在我。大军即刻出发!”
五军闻之,俱欢腾不已,众人在张玉的带领下小心翼翼的踏过了潮白河,来至郑村坝李景隆大营之前,扎下营寨,率军向南军大营猛攻。
朱能、李彬为左军,徐忠、陈亨为右军,朱棣与张玉为中军,三路大军向李景隆大营攻来。一马当先,冲在前面是朵颜三卫的蒙古骑兵。
李景隆坚守不出,先是用投石机施放石弹、火球,打得蒙古骑兵人仰马翻,队伍不整。然而这些蒙古精骑悍不畏死,继续向前冲锋,堪堪冲到营前百步之遥,营中万箭齐发,蒙古骑兵纷纷中箭落马,剩余不多人马冲至营前,忽然栅栏之后射出无数枪子,烟雾缭绕,枪声大作,那是李景隆的火器营,登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