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十章 至今犹忆李将军13 (第2/3页)
至此,足为天下人所耻笑。我大明养兵百万,岂少此数人哉?你这个百户即刻率全体孝陵卫降卒赶回京师,仔细看守孝陵,不得有误,待本王至京师之日后,自会提拔与你。下去吧。”
牛二听后大惊,急忙望向张信.华夏中文
张信把脸一沉,一本正经道:“还不退下,即刻返回京师。”
牛二无奈,只好垂头丧气的带着孝陵卫一众降人向南走去。
燕王率大军入得城来,重回王府,见到王妃徐妙芸,夫妻二人相拥而泣,此次出城,差一点阴阳相隔,真是两世为人,能不感慨!
燕王在承运殿大排筵席,犒赏众将。席间,众人纷纷称赞燕王神机妙算,料敌机先,才有如此大胜。
燕王却正色道:“此险胜耳,不足为喜。”
众人听他说的奇怪,便纷纷放下酒杯,侧耳静听。
燕王解释道:“卿等所言,皆为万全之策。然敌众我寡,不用奇谋难以取胜。况且此番也有上天相助之功。不可以常理度之,下不为例。”
众人闻听,举杯高呼道:“天命在燕。”
次日燕王率众将出城,来至郑村坝,命人将战死者得尸骸,不分敌我,俱都收葬在北面山坡之下,并亲读祭文,其文曰:
“呜呼,昔我太祖高皇帝起自布衣,提三尺剑,扫除祸乱,平定天下。尔诸将士,俱从南征北战,攻城略地,栉风沐雨,勠力效劳,共成大业,眷念功勋,无由报答。兹者奸臣祸乱朝纲,图谋不轨,倾覆基业,诛灭诸王,调发将士,披坚执锐,列阵成行,以兵相向。故我不得已,亲率精兵,与尔交战。而我之将士,思念太祖高皇帝恩养厚德,忘生就死,心无恐惧,忠诚感通,神明照鉴,虽众寡悬殊,行见推败,尚念诸将士,毙于矢石锋刃水火之中,其所犯之罪又何至于此哉?因其不慧,为奸臣所惑,驱之于死地,可哀可怜也。故此本王命僧修荐,以资冥福,复收尔等骸骨葬于北山之原,封以厚土,树以佳木,冀永久不坏也。勒石以记。”
祭奠之后,朱棣回到北平,登上丽正门,大阅兵士,犒赏三军,看着损坏的城墙,他不无感慨道:“本王自举义以来,得天地眷顾,皇考在天之灵护佑,更兼将士用命,上下一心,故获累胜。然常胜则气盈,气盈则志骄,志骄则败象生。昔周公胜敌而愈惧,故周祚益昌。本王不患众不能胜,但患不能惧耳。彼以天下之力敌我一隅,屡遭败绩,势必益兵来求一战。我全军上下务必戒骄戒躁,一举击败来犯之敌,直捣京师,以清君侧。”
城上城下将士听后,无不振奋,山呼:“千岁,千岁,千千岁。”
阅兵赏军之后,朱棣回到王府,叫来宁王朱权,二人商议一番,给建文帝上书道:“今臣棣冒死上奏皇帝陛下:怜太祖高皇帝起自布衣,奋万死于不顾,一生艰难创业,才成就这万里江山。为千秋万代计,分封诸子,藩屏国家。今陛下听信奸臣之言,父皇宾天,未及期年,将父皇诸子,诛灭殆尽。伏望陛下俯赐仁慈,留我父皇一二亲子,以奉祖宗香火,至幸至孝。臣以陛下屡发军马来攻北平,必欲杀臣。臣为保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