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十章 至今犹忆李将军14 (第2/3页)
丧未终,屡兴师旅,其与泰伯、夷、齐求仁让国之义不大相迳庭乎?虽大王有肃清朝廷之心,天下不无篡夺嫡统之议。即幸而不败,千古之下,谓大王何人也?”
燕王闻言大笑道:“千古之下,孤为何人也?尚未到盖棺论定之时。乱臣贼子也罢,千古流芳也罢,开弓没有回头箭,让那李九江洗净脖子,受我一刀。送客。”
————————————
孟夏四月,白沟河静静流淌,两岸平畴旷野,万木葱茏,繁花似锦,风景如画,鸟鸣林间,自得其乐,混然不觉笼罩在这片大地上的凌厉杀气。
朱棣在得知李景隆与郭英会师于白沟河,号称胜兵六十万,准备二次进攻北平后,这次再也不敢兵行险招了,他留下世子朱高炽领十万大军驻守北平,依旧是顾成、张信为辅,自己亲率精骑二十万南下,期望在野战中一举击败李景隆,反守为攻,扭转战局。
四月二十四日,大军进抵白沟河北岸,驻营于苏家桥。是夜天降大雨,平地水深三尺,漫上朱棣的卧榻,令他不得安睡。朱棣于是命人在床榻之上放了把交椅,坐在上面闭目养神,半梦半醒之间,忽然一道闪电从半空击下,一下子击中了在帐前高高竖立的长矛,霎时间一团火球在矛尖上翻滚,发出刺眼的光芒,紧接着雷声滚滚,仿佛金铁铮铮作声,震得挂在帐壁上的雕弓嗡嗡长鸣,朱棣猛得睁开眼睛,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自言自语道:“看来明日要有一场恶战了。”
次日风收雨住,万里长空,一碧如洗。朱棣命指挥丘福率百骑过河探路,寻找李景隆的大军踪迹。他自率大军在后,由西北循河而进。
丘福率百骑过河后,往来驰骋,并不停地施放火铳,响声震天,希望引出南军大队。
在白沟河南岸的一片树林中,张士行指着远处的丘福,对右军都督佥事平安请战道:“平都督,此人是燕军大将丘福,卑职愿率本部人马将此贼擒来,以振军心。”
平安不动声色道:“不急,张指挥,此乃燕贼的诱敌之计。昔年我任密云卫指挥使之时,曾数度随燕贼出塞,深知其用兵之道。大队燕军必随其后,待其半渡而击之,无往而不利。”
平安,小字保儿,年约四旬,滁州人,明太祖朱元璋养子,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之子。洪武元年,其父平定在跟随常遇春攻克元大都时战死,平安承袭父职,后因功升任密云卫指挥使,右军都督佥事。
平安其人身高臂长,膀大腰圆,长得是剑眉虎目,方面大耳,一副英雄气象。此次李景隆二攻北平,认为平安熟悉敌情,骁勇善战,故此将他从京师调来,领万骑任为先锋,专为对付朱棣的精骑。
张士行自北平突围后,想想自己毕竟是李景隆所荐,一同北来,便没有投奔郭英,而是转道德州,重归李景隆麾下。
李景隆见到张士行,自觉有愧,便没有责罚他,又给他补充了一千精骑,划归平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