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十二章 金陵王气黯然收20  屠龙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十二章 金陵王气黯然收20 (第3/3页)

冲上几十名锦衣校尉,各持钢刀,将盛庸团团围住。

    而在堂口站立的几名羽林士兵,竟然躲得远远的,不敢上前阻拦。

    盛庸怒视着胡英道:“你待怎样?”

    袁珙上前一挥手,令这些锦衣校尉退下,让盛庸坐下,好言相劝道:“盛侯,我这徒弟虽然性子急了些,却是一片好心,全都是为了你的身家性命着想啊。”

    盛庸梗着脖子道:“我盛庸俯仰无愧于天地,生死不用别人操心。”

    袁珙道:“我看盛侯不是怕死,而是还对前朝心存幻想,以为能够复辟吧。”

    盛庸眉毛一动,默不作声,静听袁珙说下去。

    袁珙看了看他,知道他已经心动,便继续道:“当今上在北平起兵之时,兵不过八百余人,将不过张玉、朱能,却在一夕之间,夺取北平九门,杀张昺,降张信,群起响应。这是什么,这便是人心所向。”

    盛庸哼了一声,还不说话。

    袁珙又道:“之后耿炳文、李景隆、盛侯你先后率全国之兵前来征讨,几番大战,关键时刻,都有大风相助,今上才能险胜,这又是什么,这便是天命。”

    盛庸听后,不觉身子微微一动。

    袁珙又道:“如今天下已定,建文已死,今上登基,人心思安,纵然是太祖复生,也难扭转乾坤。你一介手下败将,与几个流窜文臣,岂能翻天?我看你是自寻死路,我念你也算条好汉,故此好言相劝,你可不要不识好歹。”

    盛庸听后,低头思索半天,不觉泪流满面。

    铁铉此刻在济南仍旧厉兵秣马,不肯归降永乐皇帝。他在收到盛庸书信后,反复来看,对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几个字颇为不解,便找来高巍商议,是否要赴盛庸之约。

    高巍看后,对铁铉道:“这段话是从佛教的故事演化而来的。据说神鸟凤凰每五百年便会集香木自焚,然后在烈火中重生,容颜力气更胜从前。”

    铁铉反复念叨着浴火重生这几个字,忽然灵光一现道:“据传建文皇帝是自焚而死,难道盛庸写这几个字是暗示我皇帝未死,而是逃到了淮安,与他在一起,故此邀我来共商复辟大事。”

    高巍点点头道:“不错,不错,盛侯正是此意。”

    铁铉道:“那我即刻领兵南下,与盛侯汇合,共举义旗,再兴王室。”

    高巍道:“不妥,现如今听说盛侯做了永乐皇帝的淮扬总兵,而他给你来了这封私信,又语带双关,定是不想你公开露面,先私下联络,商议一番,再举义旗。”

    铁铉道:“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我便带着高贤宁南下,此处便托付给你了。一有消息,你便率兵南下,与我汇合。”

    高巍拱手施礼道:“谨遵令旨。”

    于是铁铉便带着高贤宁和几个护卫,换了布衣,轻车简从,风尘仆仆来至淮安。

    入得城来,他们一行人来至漕运总督衙门,向守卫说道:“我们是盛总兵山东旧友,特来拜访。”

    守卫进去通禀,不大一会儿,中军官出来迎接,将铁铉和高贤宁二人带入后堂,几名护卫留在二门处招待一番。

    铁铉和高贤宁步入屋中,只见盛庸垂头丧气坐在当中,见了他们也不抬头,铁铉喊了他一声:“盛侯,我是铁铉。”

    盛庸抬起头来,却是泪流满面。

    铁铉叫声不好,急忙想退出,忽然几十名锦衣校尉闯入,各持刀枪,将他二人团团围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