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岂能吹梦到交州3 (第1/3页)
黎汉苍闻言,勃然变色道;“这是什么话?我家王位是陈氏禅位而来,岂能再还回去?况且那个陈天平是个什么东西,凭什么要把王位让给他,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杨渤也没好气道:“黎枢密,我话尽于此,若你一意孤行,届时天兵一到,你们身死族灭,可不要怪我事先没有提醒。”
此时,杨渤也不客气了,竟然不称黎汉苍为大王,也不承认其为胡姓,只是称呼他在陈朝的官职,等于将黎氏父子一把打回原形。
黎汉苍气得从御座上站起,指着杨渤道:“杨郎中,你竟敢对我如此大不敬?”
杨渤也站起身来,针锋相对道:“我身为钦差,代天巡视,若不是看在我们以前的交情份上,我会这么苦口婆心的劝你吗?你好自为之。”说罢,他一甩手,便要出宫。
黎季牦急忙命人将他劝住,说道:“多谢杨郎中美意,老夫与两位犬子商量一番,明日便给你们回话,定会让你们满意而归。”
说罢,他又命人拿出一箱礼物,送给杨渤,杨渤此番推辞不受,说有御史在侧,不敢收礼,然后他便回馆驿去了。
此日一早,安南国礼部尚书杜省便带着礼物来到馆驿拜见李琦、杨渤二人,说道:“我家大王不知陈氏尚有后裔在世,故此僭号,如今既然陈天平尚在,他愿意退位,迎归天平,奉其为主,并退还所占大明之禄州、宁远之地,并遣微臣跟随钦使入朝谢罪。”
李琦、杨渤闻言大喜,此行不动一刀一枪,便达成所愿,可谓功德圆满。他二人立刻带着杜省回到京师,向朱棣汇报此行成果。
朱棣听后,颇为满意,对杜省道:“黎氏果迎还天平,事以君礼,当建尔上公,封以大郡。”
杜省再三叩头道:“我家大王已然知错,目下已搬出王宫,虚位以待。陈王抵达之时,他必率国人迎于境上。”
朱棣大喜,即命杜省回国准备迎接陈天平事宜。不过他内心还是有些担心,认为黎氏父子习于变诈,或未尽诚,便向李琦、杨渤二人再三确认,黎氏是否诚心归顺,接纳陈天平。
杨渤叩头道:“陛下,微臣以项上人头担保黎氏诚心归顺,决无异心。”
朱棣这才放下心来,便召陈天平、裴伯耆二人前来,告知他二人,黎氏愿意退位,奉其为主,令他即刻回国即位,并告诫他回国后要宽宥黎氏,双方握手言和,共治安南。
陈天平感激不已,连连叩头,最后他有些担心道:“陛下,陈氏宗族已被那黎氏屠戮殆尽,我孤身一人回国,恐怕势单力孤,不能自保。”
裴伯耆在旁安慰道:“大王,不必担心,我陪你一同归国,召集故旧,定保你安然无恙。”
朱棣道:“陈天平你尽管放心,朕既然决心要助你复国,便会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朕已命广西总兵、征南将军韩观派其左副将黄中率兵五千,护送你归国,待局势稳定后再撤兵回来。另外御史李琦、郎中杨渤也一同陪你前往,做个中人,如你与那黎氏有所抵牾,他二人可从中说和。”
陈天平闻言,感激涕零。
临行之时,朱棣亲自将陈天平送出京师城外,赐陈天平绮罗纱衣各二袭、钞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